答令狐侍郎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

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

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

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

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一件坏事中可能隐藏着好事,一种对的可能是另一种错。
谁能完全避开这些道理呢,明智的人在于能洞察微妙之处。
三次被贬谪却毫无怨言,高尚的贤人应当如此。
只是因为亲情和友情的牵绊,他们的音容笑貌遥远而难以追寻。
何况我们早已离别许久,都期待着各自能回到守护之地。
早晨的宴会上才得以陪伴在侧,转眼间又要山水相隔。
吴门笼罩在海雾之中,峡路上险峻的礁石让人胆战心惊。
有朝一日我们能在京城相聚,遥望彼此,泪水沾湿了衣裳。
明亮的时代重视杰出的人才,你应当再次进入朝廷的红墙之中。
白玉虽被尘土玷污,但擦拭后依旧会闪耀光辉。

注释

一凶:一件坏事。
一吉:一件好事。
是:对的。
复一非:另一种错。
斯理:这些道理。
亮:明智。
识其微:洞察微妙之处。
三黜:三次被贬谪。
愠:怨言。
庶几:接近,此处指高尚的品质。
恋:牵绊。
邈:遥远。
难希:难以追寻。
别离久:离别已久。
俱:都。
忻:喜悦。
藩守归:回到各自的守护之地。
陪厕:陪伴在侧。
乖违:分离,不一致。
吴门:指苏州地区。
冒:笼罩。
海雾:海上的雾气。
峡路:峡谷中的道路。
凌连矶:形容道路上礁石险峻。
同会:相聚。
京国:京城。
涕沾衣:泪水沾湿衣裳。
明时:明亮的时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重:重视。
彤闱:红墙,代指朝廷。
白玉:比喻人才。
尘垢:尘土,比喻玷污或挫折。
光辉:荣耀,光彩。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相思的深情,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重逢的情感。首句“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表达了命运的多变,人生难以预料,但诗人相信真理终将显现。接着,“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强调了对理想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细微之处也能够洞察的智慧。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显示出诗人对于朋友高尚品德的赞赏,并且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则表达了对这份难得的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分别已久,双方都期待着能够回到故乡团聚。然而,“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表达了现实中的阻隔,使得重逢变得困难。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则描绘了一种超越自然障碍的坚定意志。最后,“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便身处远方,也能心心相印,共同期待着重逢之日。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赞美了友人的才能,并期待他们能够再次被朝廷重用。“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比喻了即使是洁白的玉石蒙上尘埃,但只要抹去,就能恢复原有的光泽,暗示着朋友的才华即便受挫也终将发光。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障碍的超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

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

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

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

因涂再登历,山河属晴明。

寂寞僧侣少,苍茫林木成。

墙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旧游况存殁,独此泪交横。

交横谁与同,书壁贻友生。

今兹守吴郡,绵思方未平。

子复经陈迹,一感我深情。

远蒙恻怆篇,中有金玉声。

反覆终难答,金玉尚为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答故人见谕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

徒以岁月资,屡蒙藩条寄。

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

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

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省己已知非,枉书见深致。

虽欲效区区,何由枉其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答宾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

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答韩库部

良玉表贞度,丽藻颇为工。

名列金闺籍,心与素士同。

日晏下朝来,车马自生风。

清宵有佳兴,皓月直南宫。

矫翮方上征,顾我邈忡忡。

岂不愿攀举,执事府庭中。

智乖时亦蹇,才大命有通。

还当以道推,解组守蒿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