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杂咏(其四)茶籯

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

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

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带着嫩竹篮出发,忽然来到一片桑树林旁。
采摘时赠送紫色的茶叶,背着它沾染了清冷露珠。
暂且歇息在云雾缭绕的泉水边,归来时挂在如烟的树梢上。
这满眼的景色就是我的生活,再多的黄金又怎能衡量其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茶农早晨采摘茶叶的景象。诗人通过鲜活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筤篣晓携去"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是清晨,又描绘出了茶农提着竹篮子去采茶的情形。"蓦个山桑坞"则写出了茶园所在的环境,是位于山间的桑林之中。

"开时送紫茗"中的“开时”指的是茶叶初放,"送紫茗"则是描绘茶农将新采摘的鲜茶送往他处。"负处沾清露"一句,则通过茶籯沾满露珠的细节,表现了早晨的湿润和清新的气息。

"歇把傍云泉"表达了茶农在休息时将茶籯靠近泉水,以保鲜茶叶。"归将挂烟树"则描写了日落后,茶农将采好的茶叶悬挂于林中,伴随着晚霞和山间的薄雾。

最后两句"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和珍惜,以及对于物质财富(黄金)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满此”指的是诗中描绘的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而“黄金何足数”则是说,对于这样的一种充实自然的生涯来说,金钱与物质再多也是不重要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茶农日常采茶、休息和归家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茶中杂咏(其十)煮茶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形式: 古风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其一)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

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其二)

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

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

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

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

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

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