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在荆门分别已经难以忍受,更何况是在这充满离愁的潇湘之秋。
哪里可以远远地望着你?只有那江边映着明月的楼阁。

注释

荆门:地名,这里指代离别的地点。
不堪别:难以承受离别之情。
况乃:更何况是。
潇湘秋:潇水和湘水流域的秋天,此处象征着凄清的离别氛围。
何处:哪里。
遥望君:远望你,表达对离人的思念。
江边:江水之畔。
明月楼:明亮月光下的楼台,常用来寄托相思之情。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胡大》,是诗中的最后两句。王昌龄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荆门不堪别”,这里的“荆门”指的是长沙的别称,是古人常用来形容远行之地的名字。王昌龄借此表达出离别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心情。“况乃潇湘秋”,“潇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常被用来比喻美好而又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况”字,表达了在这个美丽而又难以到达的季节里,离别之痛更为深刻。

接下来的“何处遥望君”,则是在问朋友将要前往何方,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遥望”不仅是目光的延伸,更是一种心灵的渴望。“江边明月楼”,此句设定了一种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将会站在江边的某座明亮的楼阁上,仰望着那轮明月,遥想着远方的朋友。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离别场景和心境的精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他那颇具特色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形式: 古风

宴南亭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斋心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旅次盩厔过韩士别业

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