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栖蟾的作品,名为《读齐己上人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个人修养的高洁。
"儒者禅, 此格惟仙" 表明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的崇尚,以及这种思考方式在他心中的至高无上地位。这里的“儒者”指的是孔子的学说,“禅”则是内心的修养和沉思,而“此格惟仙”则是在赞美这种境界,仿佛只有达到这样超脱凡尘的状态,才能与仙人相比。
接下来的"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描述的是诗人的文学风格。这里提到的“周颂”是指西周时期的颂歌,以其庄重典雅著称。而“舜弦”则是指舜帝时代的音乐,以其清和美妙而闻名。这两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艺之美的追求,以及他自身作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 则是在描绘诗人的创作状态。这里“冰生”形容诗人的语言清新脱俗,而“听瀑句”则是说他的诗句如同瀑布般自然流淌,不加雕饰。“香发早梅篇”则是指诗人在清晨即刻写下了有关梅花的佳作,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品格和才华。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表达的是诗人沉醉于自己的思想世界,直至深夜。这里“想得”是指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考,而“吟成夜”则是在说他被这些思考所吸引,不自觉间到了夜晚。而“文星照楚天”中的“文星”指的是文学之星,即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星,象征着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才华。诗人用这样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天上的眷顾,如同文学之星在夜空中照亮了他所处的楚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尊崇、个人的修养,以及文学创作的美好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艺术追求。
不详
[唐](约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俗姓、里居、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居屏风岩。与沈彬为诗友。所作诗,今存十二首。(见《全唐诗》)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
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先生卧碧岑,诸祖是知音。
得道无一法,孤云同寸心。
岚光薰鹤诏,茶味敌人参。
苦向壶中去,他年许我寻。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煖色中。
蟾光堪自笑,浮世懒思量。
身得几时活,眼开终日忙。
千门无寿药,一镜有愁霜。
早向尘埃外,光阴任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