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早起

客路难为寐,推窗促放船。

钟声敲短梦,鹰影破寒烟。

残月忽在水,余星尚满天。

重裘霜气重,坐对烛花奸。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舒焘的《舟中早起》描绘了旅人在舟中的清晨景象。首句“客路难为寐”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和难以入眠,显示出漂泊的艰辛。次句“推窗促放船”则写出诗人被晨光唤醒,急于启程的情景。

“钟声敲短梦”以钟声打破短暂的梦境,暗示了夜晚的结束,新的一天开始。接下来,“鹰影破寒烟”描绘出早晨冷冽的空气中,鹰翱翔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和寂静的氛围。

“残月忽在水,余星尚满天”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残月倒映在水面,星星点点,展现出黎明前的宁静与壮丽。最后,“重裘霜气重,坐对烛花奸”描述诗人身披厚衣抵御霜寒,独自对着烛火,流露出一种孤寂而坚韧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舟行者的早起生活,寓含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坚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2)

舒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黄宿徐州堤上

青山无数争来前,黄河春水流涓涓。

三年燕赵饱尘土,眼明喜见江南天。

高楼倚空殊岝崿,苏子风流浑如昨。

滔滔浊水来昆仑,千古何人见消落。

层城华居十万家,春来飞遍桃李花。

通衢南北集行旅,夕阳烟火纷周遮。

长堤去水不盈丈,峨峨倒压重城上。

可怜性命轻蜉蝣,忍使儿童狎波浪。

朝廷恩大多灵威,岁发帑藏防堤围。

黄金百万亦虚掷,居民苦瘠蛟龙肥。

间关一夕河堤宿,隔岸疏镫出茅屋。

夜半风声若海潮,顿使危心生远目。

君不见桃源口决十丈余,万姓飘荡都为鱼。

儒生叹息空道路,归来还读《河渠书》。

形式: 古风

送汪小珊归省(其一)

郁郁青棠花,亭亭连理枝。

青棠可蠲忿,连理纷葳蕤。

与子为益友,形影两不疑。

但愿长相见,安知有别离。

别离欲何之,江南我所思。

人生各有职,恨不相追随。

惜此良会促,感彼心知希。

道路隔千里,会面未有期。

常恐会面日,已非少年时。

形式: 古风

送汪小珊归省(其二)

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

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

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

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

亮无松乔寿,不死非可求。

达者垂大观,卒岁且优游。

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

永言难尽意,别泪忍复收。

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重九同人集顾祠秋祭并为朱伯韩侍御祖饯即席分韵得制字

一雨凤城秋,西山明晓霁。

萧晨八古寺,宾从盛车骑。

佳节况重阳,崇祠肃时祭。

命俦多俊英,唱妍更酬丽。

京师冠盖场,欢会岁复岁。

岂无金石交,亦有芝兰契。

所期盟岁寒,各具傲霜意。

遭遇在一时,得失千古事。

我爱朱御史,盘盘有经济。

朝阳曾一鸣,苏陈快联袂。

两子去不来,君留振士气。

娲石待补天,弥轮勿埋地。

胡为将母呼,秋风速鼓枻。

独鹤向南飞,来雁望北至。

安知涧槃游,不为廊庙计。

送君饮君酒,四座勖古谊。

我亟怅离群,狂歌杂清涕。

醉眼窄乾坤,酒力不能制。

明日对黄花,相思渺天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