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亭五咏(其一)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晋朝的皇室南迁成为皇帝,京城的守卫在北方成为了要塞。
长江在这里划分为两个方向,城楼下方紧邻着山峦。
过去的金陵繁华已成过往,青色华盖不再归来。
夕阳下空荡的亭台上,我满怀愁绪遥望龙尾湾。

注释

晋家:指晋朝皇室。
南作帝:南迁成为皇帝。
京镇:京城的守卫。
北为关:在北方成为要塞。
江水:长江。
中分地:划分两地。
城楼:城下的建筑。
下带山:下方有山。
金陵:古称南京。
事已往:过去的繁华。
青盖:代指帝王车驾。
理无还:不可能再回来。
落日:傍晚的太阳。
空亭:空荡的亭子。
龙尾湾:可能指南京附近的地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怀旧之情的景象,诗人站在临江亭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两句设定了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通过古代都城与边防要塞的设置,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画卷。诗人以此作为开篇,既展示了宏大的时代视野,也为后续情感表达埋下伏笔。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江水切割着大地,城楼依傍着山峦,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映衬出诗人眼前的美丽风光,也透露出一种分隔与连结的哲理。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金陵,代指古都建康(今南京),这里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和不可逆转的时光流逝。而"青盖"则是皇家的象征,这里用以指代往昔的繁华与权力,表明一切过去的辉煌如同覆盖在古老陵墓上的青苔,都已无法挽回。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临江亭上,对着那流淌于眼前的河水和远处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忧愁。他凝视着龙尾湾,这个地名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承载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临江亭五咏(其二)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

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

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

直望清波里,秪言别有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临江亭五咏(其三)

城头落暮晖,城外捣秋衣。

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飞。

南州王气疾,东国海风微。

借问商歌客,年年何处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临江亭五咏(其四)

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梁园多绿柳,楚岸尽枫林。

山际空为险,江流长自深。

平生何以恨,天地本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临江亭五咏(其五)

京山千里过,孤愤望中来。

江势将天合,城门向水开。

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吴台。

去去无相识,陈皇安在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