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秋夜同释戡宿香山冯氏别业》描绘了山中夜晚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山中夜色有谁看”,以设问的方式,展现出山中宁静的夜晚无人欣赏的寂寥。接下来,“对语空斋意未阑”写诗人与友人在空寂的书斋中交谈,意犹未尽,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孤嶂云收刚出月,一亭松近欲生寒”两句,通过描绘云雾散去后露出的明月和近在咫尺的松林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静谧。
“人依菊影甘同瘦,诗入虫声易不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选择与菊花为伴,享受清瘦的生活,同时在虫鸣声中创作诗歌,虽然虫声可能带来一丝哀愁,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欢愉,反而更显沉思。
最后两句“扰攘自关城郭事,暂从散策任盘桓”揭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他暂时放下俗务,选择在山中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秋夜的景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