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鹿苑如老

隐约平林夕照红,杖藜松径叩莲宫。

有言未必输摩诘,得句何妨示己公。

自静其心心合道,无情于境境成空。

谁知觌面相看处,洞水西流信已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首句“隐约平林夕照红”以夕阳映照下的平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杖藜松径叩莲宫”描绘了诗人沿着松树小径,步履蹒跚地走向莲花寺庙的情景,既表现了对宗教或精神追求的向往,也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探索。

“有言未必输摩诘,得句何妨示己公”两句,巧妙地将诗人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相比较,表达了诗人自信且开放的态度,认为自己的言辞和诗句同样值得展示和分享,不逊于任何大师之作。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对自身才华的认可上,也反映了对艺术交流的渴望。

“自静其心心合道,无情于境境成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通往真理之路的关键,而对周围环境的超然态度则能让人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两句诗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状态。

最后,“谁知觌面相看处,洞水西流信已通”以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这里的“觌面相看”可能指的是与自然或他人的直接交流与理解,而“洞水西流信已通”则表达了通过这样的交流与理解,人能够洞察到生命与宇宙的真谛,实现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春(其一)

馀闰推迁岁已新,青阳不待月加寅。

朔风卷雪寒催腊,和气消冰早变春。

细饼堆盘随旧俗,磔牛当路乐村民。

流光衮衮催人老,心地閒来只任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立春(其二)

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邢丞立春

一望东郊草色匀,暄然和气物皆春。

发生青陆权舆始,恢复皇州送喜频。

胜镂金花人渐老,盘堆生菜味尤新。

赓歌共睹中兴日,击壤难酬尧舜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花萼集后

二李诗名播浙东,二车豪迈气争雄。

霜台健笔凌骚雅,凤沼馀波入古风。

赋就崧高辞并美,集编华萼句皆工。

庞眉书客遗音在,白玉楼成事已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