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

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

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

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琉璃师傅来到城里,讲述超越世俗欲望的佛经。
走下山岭时雪花霜冻仍在,靠近村落处林木显得格外清新。
青苔痕迹深嵌入草鞋中,瀑布水珠溅落在铜瓶上。
乐于询问山中的趣事,夜谈直到晨星显现。

注释

琉璃师:指精通佛法的僧人,琉璃通常比喻佛法清澈透亮。
城:指人烟稠密的城镇,与山中修行地相对。
性外诸经:指超出一般性情探讨的深奥佛经。
下岭:指从山上下到平地的过程。
雪霜在:表示天气寒冷,雪霜未化。
近人:接近人居住的地方。
林木清:树木显得清新、宁静。
苔痕:青苔留下的痕迹。
草履:用草编成的鞋子,这里指行走山林间所穿的简朴鞋履。
瀑布:从高处落下的水流,常出现在山间。
铜瓶:可能是僧人携带的用于饮水或法事的容器。
乐问:喜欢询问,表现出对山中生活的好奇和热爱。
山中事:关于山林、修行或自然的一切事情。
宵言:夜晚的谈话。
彻晓星:直到晨星出现,意味着谈话持续到天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琉璃的僧人到达城中,讨论佛性和其他经典。雪霜覆盖山岭,接近自然,使得林木显得格外清新。踏过长满苔痕的小径,穿越瀑布声如铜瓶滴水的幽静之地。诗人在山中乐于询问禅师,夜谈直至拂晓,星光下尽情交流。

琉璃僧人的到来,无疑为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解脱与启示。在这个春日的晚上,诗人得以深入了解禅宗的奥义,这种心灵的触动和顿悟如同春风中草木的生长,给予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清新和喜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禅师问道的渴望,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精神超脱的画面。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百舌鸟二首(其一)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百舌鸟二首(其二)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示宋善威

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

良夜欢宴罢,暂别庚申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郭纶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