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杜材卿

楼寒鹤骨旧竛竮,别后溪山梦不扃。

世事益知推去好,鬓毛浑减向来青。

诗篇又见声谐律,才兴何疑刃照硎。

愁里不妨同茗酌,古梅园种百龙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秋夜寒气使鹤骨更显孤零,分别后只能在梦中重游溪山。
经历世事深知远离纷扰更好,岁月使我两鬓的黑发渐少如初青。
新作诗歌音韵和谐,才华如同利刃在磨砺中更加锋芒。
即使愁绪满怀,也无妨共饮一杯茶,园中古梅树形似百龙姿态。

注释

楼寒:秋夜的寒冷。
鹤骨:鹤的清瘦之态。
旧竛竮:孤独、寂寞的样子。
别后:分别之后。
溪山:山水景色。
梦不扃:梦境不受拘束。
世事:世间之事。
益知:更加明白。
推去好:远离更好。
鬓毛:鬓发。
浑减:几乎减少。
向来青:原本的青色(指黑发)。
诗篇:诗作。
声谐律:音韵和谐。
才兴:才华。
刃照硎:利刃在磨刀石上反射光芒。
愁里:在愁苦中。
不妨:不妨碍。
茗酌:品茗。
古梅园:古老的梅园。
百龙形:百龙盘曲的形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镃的作品,题目为《次韵酬杜材卿》。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楼寒鹤骨旧竛竮”一句,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景象,“楼寒”表达了秋天的凉意,“鹤骨”形容竹子的瘦弱而有力感,通过这种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淡远的情怀。

“别后溪山梦不扃”则是说在与朋友分别之后,连溪山美好的梦境都不愿意忘记。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下来的“世事益知推去好,鬓毛浑减向来青”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的超然态度。诗人明白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放手的,同时也感慨于自己的年华已逝,“鬓毛浑减”意味着头发已经开始变白,这是岁月流转带来的无奈。

“诗篇又见声谐律,才兴何疑刃照硎”则是说诗人在创作时依然能够保持自己诗歌的韵味和节奏,没有因为年老而失去自己的才华。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与自信。

最后,“愁里不妨同茗酌,古梅园种百龙形”则是说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但在朋友之间依然可以畅饮酒水,共度时光。诗中的“古梅园”和“百龙形”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文学和人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杨伯子兼呈诚斋(其一)

我固有诗癖,怜君尤苦心。

自闻非为俗,异处却同音。

病后閒方乞,湖边秋渐深。

排门听车骑,相与话幽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酬杨伯子兼呈诚斋(其二)

见说聪明早,童年便与玄。

细看今日句,宛似乃翁篇。

家谱无他姓,文星聚此边。

何须待千首,一首已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酬陈伯冶监仓

小筑才成赐也墙,传家那是钓徒张。

非求世上人看好,但要閒中句律昌。

成阵游鯈波上暖,打团飞蝶菊初荒。

邻翁莫厌频相遇,会见翱翔入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酬郑唐老见寄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慵。

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秾。

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