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三)败棋赋梅雨

漠漠轻云拨不开。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以轻云密布、细雨连绵的环境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令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漠漠轻云拨不开"形象地写出云层厚重难以穿透,"江南细雨熟黄梅"则点明了梅雨季节,黄梅熟透,雨水频繁。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太阳和雷电以情感,表达出诗人对天气骤变的惊讶和感慨。"云柱础,水楼台"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云柱撑起了大地,水淹没了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一句,借衣物因潮湿而难以晾干,暗示了生活的不便,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个人境遇不佳的寓言。最后两句"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以"和羹"比喻天下安宁,"为霖"指久旱后的甘霖,表达了诗人期待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以及对时局好转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感慨,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三)

指点斋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

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

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四)登一丘一壑偶成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须准备落花愁。

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

将扰扰,付悠悠。此生于世百无忧。

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四)不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