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十四)登一丘一壑偶成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须准备落花愁。

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

将扰扰,付悠悠。此生于世百无忧。

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以春光和花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莫殢春光花下游"劝人不要沉溺于眼前的美景,暗示美好的事物易逝;"便须准备落花愁"则预示着春天终将过去,花朵凋零,引发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世间事的不确定,主张顺应自然,不必过于执着。"将扰扰,付悠悠"表达出对纷扰世事的超脱态度,希望摆脱烦恼,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

"此生于世百无忧"看似旷达,实则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因为即使试图无忧无虑,新的忧虑("新愁")仍会接踵而至。最后,词人以"要伴春归天尽头"作结,寓意人生的终结,春光的消逝,流露出对生命终局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春景为载体,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他深沉的人生观和豁达中带着哀愁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四)不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石门道中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六)子似过秋水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

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

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