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诗(其五)

桑柘绿无际,田间戴胜飞。

清醪迎社熟,鸣雉向春肥。

执耒时将急,衔杯日渐稀。

四邻能共乐,招饮莫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桑柘树林一片翠绿无边,田野上戴胜鸟儿翩翩飞翔。
清甜的米酒庆祝丰收已熟,春天来临雉鸡叫声更显丰满。
农忙时节耕作正紧,饮酒的日子渐渐减少。
四邻共享欢乐,邀请你来饮酒,不要推辞。

注释

桑柘:桑树和柘树。
绿无际:绿色连绵不断。
戴胜:一种鸟类,头上有类似冠冕的羽毛。
清醪:清甜的米酒。
社熟:指秋社时节,农作物成熟。
鸣雉:叫唤的野鸡。
春肥:春天食物丰富,野鸡长得肥壮。
执耒:手持农具耒。
日渐稀:日渐减少。
四邻:周围邻居。
共乐:共同欢乐。
招饮:邀请饮酒。
相违:违背,拒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农事活动的生动展现,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享受平淡生活的志趣与情怀。

“桑柘绿无际”一句,以桑树和柘树浓密的绿意,开启了一幅无边界的田园风光画卷。接着,“田间戴胜飞”,则通过田野中戴胜鸟(一种吉祥的象征)的飞翔,更显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清醪迎社熟”表现了农事活动的丰收景象,清醪即是清甜的酒,社祭指的是古代农民在春秋两季举行的一种土地神祭祀仪式,以感谢神灵、庆祝农业生产的成功。紧接着,“鸣雉向春肥”,则通过鸟鸣啼叫和植物发育成熟的情景,进一步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执耒时将急”一句,表达了农事活动即将进入紧迫阶段,需要勤劳工作以迎接丰收。随后,“衔杯日渐稀”,则是在形容时间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最后两句“四邻能共乐,招饮莫相违”展现了乡间邻里和睦、共同享受快乐的情景。诗人通过邀请四邻共饮,以强调归田后与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求的人生满足感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出一个宁静、和谐、充满诗意的田园世界,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

并辔出都门,葱茏日欲昕。

野寒馀宿雪,树闇湿春云。

未望郊宫近,先愁马首分。

一朝犹恋恋,可复久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真率会(其一)

榆钱零乱柳花飞,枝上红英渐渐稀。

莫厌衔杯不虚日,须知共力惜春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真率会(其二)

真率春来频宴聚,不过东里即西家。

小园容易邀嘉客,馔具虽无亦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田家

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

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

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