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星上人归湘中

潭北湘南无影树,一花吹度海门潮。

天香满室定初起,云气上衣身欲飘。

宝月夜寒龙在钵,银河秋近鹊成桥。

岂无一个邛州竹,与尔松根共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禅意的深邃。首句“潭北湘南无影树”,以潭水和湘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无影树则暗示着超脱凡俗的意境。接着,“一花吹度海门潮”一句,将一朵花随风飘落的瞬间与大海的潮汐相联系,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

“天香满室定初起,云气上衣身欲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天香弥漫,仿佛是心灵的净化;云气缭绕,似乎预示着身体轻盈,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宝月夜寒龙在钵,银河秋近鹊成桥”则运用了神话与自然的元素,宝月、龙、钵、银河、鹊桥等,不仅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也暗含了对宇宙奥秘和人间情感的探索。宝月与夜寒,龙与钵,银河与秋近,鹊桥与爱情,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既神秘又充满哲思的画面。

最后,“岂无一个邛州竹,与尔松根共寂寥”以邛州竹和松根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竹与松,都是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象征,与寂寥相对应,更显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谢茅山主者赠白罗氅衣请为作大洞祖宗师四十五赞

鹤氅裁成雪色新,仙翁持寄感情真。

清高自此全抛俗,宽博由来稳称身。

佩玉洞闻云外响,剑光飞射日中尘。

画图写向群真里,便是挥豪赞咏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莫京甫广宪经历

延春阁下承恩日,是我经帷侍讲时。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

风微细草鸣珂佩,日煖飞花近鬓丝。

上忆远人常轸念,莫言南海是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欧阳元功待制入院后仆以兼领成均辰酉甚严绝不得相见今夜当同宿斋宫赋此先寄并简谢敬德修撰

学省初兼禁直稀,故人同署却相违。

食馀苜蓿承朝日,坐候棠梨过夕晖。

预喜奉祠秋寺烛,定知催襆早朝衣。

今晨瘦马经门巷,想拥青绫尚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蔡国公淡庵青山寺诗

相国观山负夙期,圣恩祇许暂相违。

身随云影留三宿,心了泉声绝百非。

开士谈空依宝树,野人耕雨荐山薇。

双龙深护安禅处,绕坐诸天近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