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二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八岁的郑女,技艺高超地演奏着古筝。诗中的“春风吹落天上声”表达了她的筝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仿佛能引下天上的仙乐。而后续几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她筝声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比如让雍门之下的听者潸然泪下,让赤鲤露出了水面惊叹,让白猿停下觅食抬头聆听。诗人还以“郑女出参丈人时”强调了她的才华超群,甚至在众多长者中也能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落花惹断游空丝”则是对她筝声所起的效果做了生动的描绘,那些飘散的花瓣仿佛被她的音乐线索连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至于“高楼不掩许声出”,则表达了郑女筝声的穿透力,即使在高高的楼上也能清晰地传递出去。而最后一句“羞杀百舌黄莺儿”则是对她技艺的最高赞誉,意味着她的演奏甚至让百鸟中的黄莺儿都感到自愧不如,从而沉默不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郑女非凡的筝艺才华,以及她音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赠君金珰太霄之玉佩,金锁禹步之流珠。
五岳真君之秘箓,九天丈人之宝书。
东井沐浴辰已毕,先进洞房上奔日。
借问君欲何处来,黄姑织女机边出。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
扣商占角两三声,洞户溪窗一冥寂。
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山南山里人。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
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
相公宅前杨柳树,野鹊飞来复飞去。
东家斫树枝,西家斫树枝。
东家西家斫树枝,发遣野鹊巢何枝。
相君处分留野鹊,一月生得三个儿。
相君长命复富贵,口舌贫穷徒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