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至宁庵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将去次其韵

杉松庑门森老苍,佛屋深夜幡花香。

借床睡倒恍何处,梦随潜鱼听惊榔。

咿哑禽语晓光净,窸窣草鸣朝雨凉。

哦诗出门怀二妙,春涨绕山湖水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古老的杉松环绕着廊门,佛寺深宵里飘来幡花的香气。
借宿他处,我昏昏沉沉不知身在何方,梦中仿佛听见鱼儿受惊的拍打声。
清晨鸟儿的叫声清脆,阳光透过,晨雨后的草地传来沙沙声。
走出门外吟咏诗歌,心中怀念两位才子,春天湖水上涨,山色湖光一片金黄。

注释

杉松:高大常绿的松树。
庑门:走廊或侧门。
幡花:寺庙中用来招引信徒的旗子,这里指香气。
恍何处:迷糊中不知身在何处。
潜鱼:隐藏在水中的鱼。
惊榔:鱼受惊时发出的声音。
咿哑:形容鸟鸣声。
窸窣:形容轻微的声音。
春涨:春天湖水因雨水增多而上涨。
湖水黄:形容湖水在阳光下泛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至宁庵的所见所感。首先,他被庵堂前古老的杉松和松屋的深沉氛围吸引,夜晚的佛屋中飘散着幡花的香气,显得庄严肃穆。诗人借宿其中,身心放松,却不知身处何地,梦境中仿佛能听到潜鱼受惊的声响。

清晨醒来,鸟儿的啼鸣声清晰可闻,伴随着晓色的纯净,而草丛中的悉索声则预示着早起的朝雨带来了一丝凉意。诗人走出庵门,心中满是对端礼兄弟才情的赞赏,感叹春天的湖水随着山势上涨,泛黄的波光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庵堂的静谧与自然的生动,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夜行上沙见梅记东坡作诗招魂之句

玉妃谪人世,乃在流水村。

天风吹婵娟,飘堕寂莫滨。

芳心怨命薄,玉色凄路尘。

佳人来无期,日暮多碧云。

溪声为咽绝,月亦低微颦。

相逢倦游子,一笑不复珍。

脉脉问不语,亭亭意弥真。

要我冰雪句,招此欲断魂。

苏仙上宾天,妙意终难陈。

璿柄忽倾堕,晓岚愁翠昏。

形式: 古风

夜过越上不得游览

王程公事两相催,冲雨片帆连夜开。

千岩万壑在何处,山阴道中无好怀。

岂有酒船寻贺老,兴尽却能访安道。

鉴湖春色漫芳菲,付与青青湖畔草。

形式: 古风

夜泊湾洲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

阿香搅客眠,夜半驱疾雷。

空水受奇响,如从船底来。

嘈嘈雨窗闹,轧轧风柁开。

睡魔走辟易,耳界愁喧豗。

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

灯婢烛囊衣,篙师理樯桅。

烦扰到明发,村鸡亦喈喈。

形式: 古风

夜宴曲

金麟喷香烟龙蟠,玉灯九枝青阑干。

明琼翠带湘帘斑,风帏绣浪千飞鸾。

舞娥紫袖如弓弯,云中一笑天解颜。

衔杯快卷玻璃乾,花楼促箭春宵寒,二十五声宫点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