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荀晋仲题法隆韵

去来何所喜,一雨应澄清。

憔悴有生理,叹嗟成颂声。

酒垆从客醉,村疃问农耕。

深得诹询意,谁能继此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来去之间,有什么值得欢喜?一场雨后,万物应会变得清澈。
身心疲惫中仍有生机,感叹之余,却成了赞美的声音。
在酒馆中陪伴客人饮酒,询问村庄里的农事耕作。
深深理解了咨询的意义,但又有谁能够继续这样的行程呢?

注释

澄清:形容事物变得清晰或干净。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的样子。
生理:指生命活动或生存状态。
酒垆:古代卖酒的地方。
客醉:客人喝醉。
村疃:乡村的小村落。
农耕:农业劳动。
诹询:咨询、询问。
继此行:接续这种行为或使命。

鉴赏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来何所喜,一雨应澄清。”两句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雨水洗净了尘埃,让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这里的“喜”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和对自然美好变化的欣赏。

“憔悴有生理,叹嗟成颂声。”这两句则转向了人们的情感世界。“憔悴”形容一种忧虑或不满的情绪,而“生理”则可能是指人生的种种苦恼和无奈。诗人通过“叹嗟成颂声”,表达了一种对生活苦难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悲哀。

“酒垆从客醉,村疃问农耕。”这里描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一是宴饮作乐的豪迈,另一则是一种平实质朴的田园生活。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情境,探讨生命的不同面向。

“深得诹询意,谁能继此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深刻理解和传承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于能够继续这种精神追求者的期许。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精神价值的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审美上给予读者以享受,也在思想深度上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反思。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赵养正春日游魏园

藜杖芒鞋信脚行,宿云披絮雨初晴。

溪边草色青毡合,竹外山光翠盖横。

弱柳弄閒无限思,小桃含笑不胜情。

清明此去旬馀日,花底能寻载酒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赵积中

入室芝兰气不殊,逢君还忆见君初。

梅花正喜春悬凤,藿叶俄同夏鲙鱼。

下榻旧闻看孺子,负荆谁复谢相如。

艰难正诎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闾必志见寄韵

老矣诗才欠壮观,羡君閒燕富清欢。

染羹早厌誇鼋指,食肉应宜谢马肝。

送客篇章堪寄远,论文杯勺自驱寒。

扁舟近过池头否,百丈西南水欲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三)

肠断江城敛暮烟,一声清笛短亭前。

扬舲共喜风初转,戏綵当期月正圆。

水落双溪和石出,霜馀叠嶂与云连。

令人暗想昭亭路,屈指归来又四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