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三首(其三)

朝游沧海暮江汉,余怀渺兮发浩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

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送春三首》之三。诗中以送别春天为主题,借春的离去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朝游沧海暮江汉”,描绘了春日从大海游至江汉的情景,象征着春天的流转与变化。接着“余怀渺兮发浩叹”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渐行渐远时内心的渺茫和感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天比作沉入深水的珊瑚和散去的彩云,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消失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两句,对比天上星辰的永恒与人间生活的艰难,突出了人生的不易和世事的无常。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郁的情绪,长夜难眠,灵魂孤独,忧愁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两句,通过烛龙和若木的典故,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神兽的力量,召唤太阳升起,寓意着对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强烈渴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诗

谋欢知几日,戚戚复何为。

交浅讵能怨,情倾为所知。

看山宜石骨,听树识风枝。

好敛长虹气,浮云不满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三十夜怀梦殊(其一)

削迹少欢思,中宵影自娱。

劳生常鹿鹿,即事每乌乌。

到枕江声近,闻钟夜气孤。

因怀旧游伴,犹忆故人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三十夜怀梦殊(其二)

尹范同衣日,荆高纵酒场。

吟风推两小,立雪忝同堂。

我病甘摇落,君才更老苍。

白头期望意,岂独在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短歌

清江瀰瀰,白石粲粲。小星荧荧,大星烂烂。

豢龙不如鳅虾,笯凤不如凫雁。

贱修不如贵夭,饥聚不若饱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