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元始和尚之天竺维那(其三)

上人自有荆山玉,岂爱骊龙颔下珠。

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对高僧宗元始和尚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即将前往天竺担任维那职务的送别之意。

首句“上人自有荆山玉,岂爱骊龙颔下珠”,以“荆山玉”比喻高僧的内在美德与智慧,暗示其非凡的修为,而将“骊龙颔下珠”视为次要或世俗之物,强调了高僧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而非物质财富。这里运用了典故,荆山玉出自古代传说中的荆山,是稀世珍宝;骊龙颔下珠则源自《庄子》中的故事,象征着珍贵的智慧或宝藏。通过对比,突出了高僧高尚的品质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次句“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描绘了一幅清晨湖畔的宁静景象,杨柳轻拂,湖面微波,天色未明,舟行独远。这一场景既烘托出送别的氛围,也寓意着高僧即将踏上旅途,前往遥远的天竺。通过“偶随”二字,表达了送别时的偶然与自然,同时也暗示了高僧此行的不可预知性和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不仅赞美了宗元始和尚的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诗中流露出的禅意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

赵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书于周砥道宅壁间

老梅枝老花逾妙,几度相看正眼开。

不道夜深人正睡,一枝随月上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伯奇入官

目断斜阳雁不来,碧空无畔绝尘埃。

此心久矣坚如石,生意萧然冷似灰。

之子入官偏局蹐,谁人为我暂徘徊。

秋风已到桂枝上,借问缘何花未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闰八月郡庠小集呈高一初广文并会间诸老

今年中秋月,不见白玉盘。

天公莫省事,留待闰月看。

邂逅至此夕,万里云漫漫。

孀娥为谁怨,不肯骖素鸾。

尊酒兴不尽,聊借今日欢。

庭前桂花开,更觉酒量宽。

随寓皆可乐,何必游广寒。

相从君子堂,馀庆由衣冠。

当时金谷园,徒起长恨端。

丁宁坐中客,慎勿嫌冷官。

东篱菊渐黄,尚可供游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闻清漳近信

龙逃海水热,简书亦足畏。

蹇蹇皆王臣,或有独劳悴。

有司输军储,风䑺往供馈。

朔风卷欃枪,愿散旄头彗。

苍生岂不困,督责太烦碎。

侧闻良家子,坑堑纷填弃。

坐视若不闻,勇壮失赑屃。

毋负朝廷恩,泥沙倾廪饩。

猖獗迫河隍,踟蹰果何迟。

堠鼓日夜鸣,击鲜交劳吏。

燕寝尚宵衣,健儿独搴帜。

圣祖仁立国,垂统千万祀。

方隅有窃发,敢不趋父事。

宜推子弟恩,疾痛䏒膺臂。

奈何当此时,反若秦越视。

太平日已久,凶恶无噍类。

富庶非不多,休祯靡不至。

何当秽浊清,凯奏欢童稚。

使我闽囝翁,翘首瞻佳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