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莲漏限韵(其二)

脉脉割昏晓,明明无往来。

土圭停昼影,钟乳滴华台。

八水金沙地,千丝石发苔。

凭谁问消息,沧海一浮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莲漏(古代计时器)在特定环境下的景象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脉脉割昏晓”,以“脉脉”形容莲漏的静默无声,却能切割昼夜的界限,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莲漏作为计时工具的功能。接着,“明明无往来”则进一步强调莲漏在明亮的光线下,虽无实体的来往,却能清晰地记录时间的流动,赋予时间一种无形而深刻的感知。

“土圭停昼影,钟乳滴华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莲漏比作土圭(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通过土圭停止日影的移动,形象地表现了莲漏在特定时刻的精准计时。同时,钟乳滴华台则可能暗喻莲漏内部结构的复杂与精致,每一滴水落下都精确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八水金沙地,千丝石发苔”描绘了莲漏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金沙地和石发苔分别象征着土地的珍贵与时间的痕迹,通过“八水”和“千丝”的宏大与细微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和时间的永恒性。

最后,“凭谁问消息,沧海一浮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一杯酒显得如此渺小,似乎在询问着时间与生命的真谛。整首诗通过莲漏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壮丽,更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高裕公邑佐见寄韵

隔水遥相见,清风若许长。

全凭诗酒力,消遣簿书忙。

大雅崇昭代,新声薄晚唐。

野人扣牛角,为尔和康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答梁弋云见过韵

不于城市见,乃在水云边。

我欲狂歌去,君来且驻船。

雾深知豹变,泽媚识珠圆。

珍重闻诗者,阳春莫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罗浮山三十咏(其一)

閒身初住铁桥东,回忆家山事事同。

就树选藤增健仆,入林逢药慰衰翁。

峰高岂碍当中日,谷静常来正面风。

谁信岭云犹可赠,不堪持赠但长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罗浮山三十咏(其二)

洞门不掩有云封,土面灰头学老农。

野菜盈筐因长笋,枯柴充担为怜松。

地炉自种经旬火,水碓长留隔宿舂。

莫道此间寡邻并,午斋风送远山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