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

古人有至心,不在狷与忍。

国禄既弗加,吾身可以隐。

去矣适其时,耕此荒山畛。

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

向使属戎行,岂其逊枝轸。

出处何必齐,此心期各尽。

末世多浮谈,有类激小忿。

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

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

遗祠君故乡,父老事惟谨。

牡丹异凡花,春深洗铅粉。

况此黄芦林,晚送秋风紧。

厉彼顽钝徒,英名代无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表达了对古代贤人介之推的敬仰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诗人强调介之推的至诚之心,并非拘泥于狷介或忍耐,而是选择在不被朝廷加官后,主动隐居山野,与母亲一同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拒绝了世俗的荣华,保持了高洁的节操,如同鸾凤般超然独立。

诗人认为,介之推的出仕与归隐并不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在于内心的坚守。他对末世浮躁的批评,指出过分的激愤和极端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如割股和焚山,这些都是荒唐之举。他赞扬介之推廉洁如蚯蚓,虽微小却有坚定的操守,他的英名流传下来,受到故乡父老的尊崇。

最后,诗人以牡丹和黄芦林的对比,描绘出介之推祠的环境,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他认为介之推的精神犹如牡丹般非凡,即使在秋风中也能保持其高洁,激励那些愚钝之人,使其英名永垂不朽。整首诗情感深沉,对介之推的人格魅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关中杂诗(其一)

文史生涯拙,关河岁月劳。

幽情便水竹,逸韵老蓬蒿。

独雁飞常迅,寒鸡宿愈高。

一窥西华顶,天下小秋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关中杂诗(其二)

皇汉山樊久,兴唐洞壑馀。

空嗟衣剑灭,但识水烟疏。

寥落《三都赋》,栖迟万卷书。

西京多健作,傥有似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关中杂诗(其三)

谷口耕畬少,金门待诏多。

时清尊笔札,吾道失弦歌。

夜月辞鸡树,秋风下雀罗。

尚留园绮迹,终古重山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关中杂诗(其四)

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

延陵虚宝剑,中散绝丝桐。

名誉荪兰并,文章日月同。

今宵开敝箧,犹是旧华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