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杂诗(其二)

皇汉山樊久,兴唐洞壑馀。

空嗟衣剑灭,但识水烟疏。

寥落《三都赋》,栖迟万卷书。

西京多健作,傥有似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炎武的《关中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首句“皇汉山樊久”暗示了古代皇朝的遗迹在时间长河中依然矗立,而“兴唐洞壑馀”则暗指唐代的辉煌已成过往,只剩下山川沟壑留存。接着,“空嗟衣剑灭”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惋惜,他们的事迹和风采已经消逝。

“但识水烟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只有稀疏的水汽弥漫,增添了凄清之感。诗人借“寥落《三都赋》”表达了对文学盛况的追忆,暗示了文化的衰落。“栖迟万卷书”则透露出诗人沉浸在书海中寻求慰藉,寄托着他对知识与学问的坚守。

最后两句“西京多健作,傥有似相如”,诗人期待西京(长安)能涌现出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重新振兴文风,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沉思和个人的志向。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关中杂诗(其三)

谷口耕畬少,金门待诏多。

时清尊笔札,吾道失弦歌。

夜月辞鸡树,秋风下雀罗。

尚留园绮迹,终古重山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关中杂诗(其四)

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

延陵虚宝剑,中散绝丝桐。

名誉荪兰并,文章日月同。

今宵开敝箧,犹是旧华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关中杂诗(其五)

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门西吴会郭,桥下伯通家。

异地情相似,前期道每赊。

请从关尹住,不必向流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

年来行止类浮萍,虽有留书未杀青。

世事粗谙身巳老,古音方奏客谁听。

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

投笔听然成一笑,春风绿草满阶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