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

古丘危磴接云梯,远目临高意自迷。

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

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

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古老的山丘连接着险峻的石阶直通云端,极目远望让人心神迷离。
广阔的北方原野上千里绿色荒草连绵,夕阳西下照在乱峰之上显得杂乱无章。
昔日邺城的高台如今只剩残破瓦砾,凤凰消失的漳河堤岸已不复旧时风貌。
接近边塞的春天郊野没有什么美景可言,只有瘸腿的马匹和风中的落叶遍布山溪。

注释

古丘:古老的山丘。
危磴:险峻的石阶。
云梯:直通云端的阶梯。
远目:极目远望。
绿芜:绿色荒草。
平野:广阔的平原。
半边红日:夕阳。
乱峰:杂乱的山峰。
台倾:高台倾斜。
邺苑:古代邺城。
残瓦:残破的瓦砾。
凤没:凤凰消失。
漳河:河流名。
失故堤:堤岸不再如故。
近塞:接近边塞。
春郊:春天的郊野。
无胜事:没有美景。
跛䍧风马:瘸腿的马。
满山溪:遍布山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古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工遗迹的描述,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开篇“古丘危磴接云梯”两句,以险峻的山丘和高耸入云的石阶作为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过去事物的眺望和向往,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远目临高意自迷”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观赏这些景象时的心理活动,似乎被眼前的壮丽所吸引而迷失了方向。

中间两句“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风光图。千里的绿色荒野向北延伸,而夕阳则在西边的山峦之间散布着金红色的光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宏大与开放的心胸。

后面“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两句,则转向了人文景观。诗中提到的“台”、“邺苑”都是古代建筑的遗迹,而它们的倾圮和废墟,以及凤鸟不再、漳河堤岸的消失,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时光的无情。

最后两句“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则表达了诗人在边塞春天所见到的平淡生活,以及对远方战马的想象。这里的“近塞”指的是接近长城的地方,而“春郊无胜事”则是说在这样的地方,春天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发生。而“跛䍧风马满山溪”,则让人联想到边疆战事和英雄故事,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悠久岁月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台(其二)

城堞俯漳湍,关河远近看。

晓山天外紫,秋日雾中寒。

短鬓却成葆,孤心转似丹。

萧家穷僻地,归去养衰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北亭

旧壁横空苑,危亭纳夕霏。

野虫多各韵,倦鸟忽同归。

木落惊秋晏,人愁念昨非。

生平嵩颍志,尚或拂尘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北楼三首(其三)

危槛倚孤城,风襟俗虑醒。天高鸿类?,云散日如萍。

叠巘斜衔岫,回川曲抱汀。

骚愁千古地,椒醑吊遗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北楼三首(其二)

孤堞神坰畔,平原岁琯阴。

惊麇时易薮,倦鸟即投林。

日舍翻车恨,天旄伏枥心。

蓬池八十首,半是为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