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山人隐居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南极的老人自有一片星空,北山的碑文又有谁来镌刻铭记。
隐士已经离去,只剩下松菊陪伴,哀伤的山谷失去了光彩,只留下庭院的寂静。
我亲眼目睹了世事纷乱,身不由己,你深知进退之道必须谨慎。
即使乘坐华丽的马车,也可能遭遇倾覆,令人惆怅的是,秋天的美景如同空荡的翠色屏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覃山人隐居》。诗中的意境和用语都极富有象征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情感世界。

“南极老人自有星”一句,借助了古代神话中的南极仙翁形象,寓意着作者内心的坚定信念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这里的“星”,不仅是自然之美,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指引。

“北山移文谁勒铭”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情操。这里的“移文”,可能是指山石上自然形成的图案,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某种精神印记。

第三句“徵君已去独松菊”中,“徵君”通常用来称呼朋友或知己,此处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独自欣赏着松菊,象征着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仰,即使在寂寞中也能自得其乐。

“哀壑无光留户庭”一句,则通过对荒废山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哀壑”,是对自然景观的情感寄托,而“留户庭”,则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予见乱离不得已”和“子知出处必须经”,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这是他基于个人经历所做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最后两句,“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则充满了悲凉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豪华车马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权贵易失的感慨。而“怅望秋天虚翠屏”,则是对美好景象的留恋与不舍,这里的“虚翠屏”或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精神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对于自然、友情、时光流逝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越王楼歌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形式: 古风

偪仄行赠毕曜

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邻里间,十日不一见颜色。

自从官马送还宫,行路难行涩如棘。

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

实不是爱微躯,又非关足无力。

徒步翻愁官长怒,此心炯炯君应识。

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

已令请急会通籍,男儿信命绝可怜。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

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形式: 古风

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催宗文树鸡栅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掷。

稀间可突过,觜爪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