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名为《减字木兰花(其二)》。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堤长春晚。冉冉浑如云外见。"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春天河堤边的景象,春色晚暮,水波轻抚岸边,就像远处的云层一样柔和而迷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氛围。
"欲语无门。略许莺声隔岸闻。" 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想要倾诉,却又找不到出口,正如那微弱的莺鸟之声,是那么不易被听到,只能隔着河岸传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表达。
"锦屏绣幌。犹待归来留一饷。" 这两句描写的是室内的奢华装饰和温馨气氛,通过“锦屏”和“绣幌”的描述,可以想象到一个精致而富丽的空间。而“犹待归来留一饷”,则是对回忆或等待中的人所持有的期待与渴望。
"何事迟迟。直恐游丝惹住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情的焦虑和担忧,可能是一段情感的牵绊,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这里的“游丝”比喻轻微而又细腻的情感线索,这些线索似乎能够轻易地将人的心绪牵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装饰的精美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情感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境既有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有室内的温馨与奢华,同时也揭示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牵挂。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又细腻,情感丰富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