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二)

堤长春晚。冉冉浑如云外见。欲语无门。

略许莺声隔岸闻。锦屏绣幌。犹待归来留一饷。

何事迟迟。直恐游丝惹住伊。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名为《减字木兰花(其二)》。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堤长春晚。冉冉浑如云外见。"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春天河堤边的景象,春色晚暮,水波轻抚岸边,就像远处的云层一样柔和而迷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氛围。

"欲语无门。略许莺声隔岸闻。" 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想要倾诉,却又找不到出口,正如那微弱的莺鸟之声,是那么不易被听到,只能隔着河岸传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表达。

"锦屏绣幌。犹待归来留一饷。" 这两句描写的是室内的奢华装饰和温馨气氛,通过“锦屏”和“绣幌”的描述,可以想象到一个精致而富丽的空间。而“犹待归来留一饷”,则是对回忆或等待中的人所持有的期待与渴望。

"何事迟迟。直恐游丝惹住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情的焦虑和担忧,可能是一段情感的牵绊,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这里的“游丝”比喻轻微而又细腻的情感线索,这些线索似乎能够轻易地将人的心绪牵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装饰的精美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情感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境既有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有室内的温馨与奢华,同时也揭示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牵挂。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又细腻,情感丰富而深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四)次韵陈莹中题韦深道寄傲轩

莫非魔境。强向中间谈独醒。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醉云可矣。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有愧斜川得意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好事近(其三)再和

上尽玉梯云,还见一番佳节。

惆怅旧时行处,把青青轻折。

倚阑人醉欲黄昏,飞鸟望中灭。

天面碧琉璃上,印弯弯新月。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其一)

乱魂无据,黯黯只寻来处路。

灯尽花残,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那件不曾留梦想。

变尽星星,一滴秋霖是一茎。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五)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