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学者罗伦所作的《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个人的久病之身,感叹季节变换,尤其是在寒冷的被褥中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暗示上天似乎有意考验,但不知何人能担当起为国家出谋划策的责任。
"玄天有意缘谁在",这里的“玄天”象征着上苍,表达出诗人的迷茫和期待,不知当今谁能成为国家的栋梁。“紫绶何人为国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虑,紫绶通常代表高官,而无人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让诗人深感忧虑。
接下来,诗人借月桂和银河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凄清与离别之情。"月桂夜长迷玉兔,银河秋尽隔牵牛",月桂树下长夜漫漫,让人迷失了寻找理想或伴侣的方向,而银河两岸的牵牛织女也暗示着人间的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以“云山十二窝头路”比喻仕途的艰难和遥远,表达了对夏宪副止庵的感激之情,因为对方在梦寐中仍关心他的境遇,这让诗人深感温暖和感动。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罗伦作为学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