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

云山叠叠双眸短。梦魂夜趁行人远。千里共襟期。

吟风饮月时。碧溪穿翠峡。雪意蓬萧飒。

安得翅飞来。冲寒同访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从艺术风格和用辞来看,诗人在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情感寄托,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云山叠叠双眸短"一句,通过形象地描述层叠的云山与眼前景物的距离感,不仅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意境中对远近法的运用。

"梦魂夜趁行人远"则是借用夜晚行人的形象,表达梦魂随风飘忽,无法触及远方亲友的心情。这里的“梦魂”既指夜间的梦幻,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千里共襟期"一句,以“襟”比喻心灵相通,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之间虽远但仍相连的心情。这种表述手法常见于唐宋时期的诗词中,用以强调情感的超越空间的特性。

"吟风饮月时"则是描绘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以吟咏风,饮啜月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种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与天地合其德”的哲学思想。

"碧溪穿翠峡"和"雪意蓬萧飒"两句,通过对山川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诗人胸中壮阔之美。这里的“碧溪”、“翠峡”和“雪意蓬萧飒”,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的词汇。

"安得翅飞来"则是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渴望。这里的“翅”比喻为鸟类之翼,象征着自由和解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最后一句"冲寒同访梅"则是在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去探访梅花的情景。“梅”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坚贞不屈、独自迎寒的高洁品格,这里通过探梅之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与对远方亲友的情愫。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考,如对自然界的崇拜与生命境遇的超脱,这些都是宋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一)

晓风痴、绣帘低舞。霏霏香碎红雨。

燕忙莺懒春无赖,懒为好花遮护。浑不顾。

费多少工夫,做得芳菲聚。休颦百五。

却自恨新年,游疏醉少,光景恁虚度。

猊烟瘦,困起庭阴正午。游丝飞絮无据。

千林湿翠须臾遍,难绿鬓根霜缕。愁绝处。

怎忍听,声声杜宇深深树。东君寄语。

道去也还来,后期长在,紫陌岁相遇。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三)五羊郡圃筑壮猷堂落成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

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轮奂巧。

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

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

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

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

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

便整顿乾坤,经营万宇,栋国要元老。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二)用古“买陂塘旋栽杨柳”韵

敞茅堂、茂林环翠,苔矶低蘸烟浦。

青蓑混入渔家社,斜日断桥船聚。真乐处。

坐芳草,瓦樽满酒频频注。皋禽自舞。

惯松径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来去。

车乘坠,争似修筇稳步。前尘回首俱误。

安闲得在中年好,抱瓮尚堪蔬圃。高眼觑。

算不识、人间宠辱除巢许。风篁解语。

应共笑群狙,无端喜怒,三四计朝暮。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四)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

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

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

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

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

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

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