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泉寺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

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

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泉寺时所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禅意与历史感。

首句“洞口凭猿引”,以猿猴引领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通往寺庙的山路之险峻与幽深,仿佛猿猴是引导者,带领着诗人深入未知的世界。接下来,“逶迤石路迢”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蜿蜒曲折和漫长,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不易。

“到门惟虎迹”一句,通过“虎迹”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山林的野性与神秘感,也暗示了寺庙可能远离尘嚣,隐匿于人迹罕至之处。而“望寺在山腰”则将寺庙置于山峦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泉水潺潺,似乎龙已离去,但水流依旧;另一方面,春天即将过去,积雪仍未融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感慨。

最后,“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表达了诗人对寺庙中老僧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老僧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诗句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超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游历龙泉寺时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历史韵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祖越寺

殿閟疑天辟,凄凄几个僧。

板桥通野豕,木佛坐孤灯。

说法呼顽石,烧泉拾古藤。

禅居高绝处,欲上病安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雪斋落成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

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

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千卷万卷在,两人三人同。

快谈当圣代,高咏寄玄穹。

云过一床影,月来诸境空。

难容金络马,共老竹编虫。

世界半窗隔,神明寸管通。

囊开馀积雪,帘捲渡飞鸿。

稠叠深秋色,浑含太古风。

人情轻故旧,天意勘英雄。

览镜添髭白,烧泉扫叶红。

浮生只若此,大业在其中。

前往后犹待,隐然抱厥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宿西寺

破寺背城郭,开门对巑岏。

流云时入席,看斗独凭栏。

松落子堪拾,菊荒英可餐。

偶行出篱外,閒眺入林端。

意静鸟俱息,身微叶共残。

更无人问讯,自与月相干。

池瘦荷衣碎,径斜鹤影单。

疏髭先雪白,贱骨抵风寒。

扶杖返虚阁,吹灯卧草团。

人生苦不足,得此良已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老叟

何来孤独叟,自道腹中饥。

入户眉先皱,登阶力已衰。

生年曾不记,近事幸无知。

须鬓留前代,乡邻失旧时。

延龄凭布袋,移步仗松枝。

但忆身方壮,世途甚坦夷。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