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田家有赠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

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

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

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你的心尚且向往隐居,很久就想要依循归乡之路。
在朝为官时常为此言论,辞官果然实现了你的志趣。
清晨的鸡鸣唤醒了邻居,人们各自忙碌着手头的事务。
农夫外出送饭到田间,妇人则起身缝制衣素。
打开窗户整理衣装,摊开书卷研读篇章。
时而吟咏招隐的诗歌,或者创作闲居的赋文。
雨后初晴眺望城乡,日光映照着桑榆直到傍晚。
阴天的小苑城墙,微弱的光线照着渭川的树木。
揣测你我同住一个乡里,却难以频繁地共享这份幽静的欣赏。
虽然道路不同,但心中的追求始终不会忘怀,因境遇差异难以常相聚。
此刻惋惜离别的时刻,再来时已是花开花落的季节。

注释

君心:指对方的心意或志向。
尚栖隐:仍然倾向于隐居生活。
傍归路:靠近归乡的道路。
果成趣:果然实现了兴趣或志向。
晨鸡:早晨打鸣的鸡。
群动:各种活动的人们。
饷田:给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饭。
缝素:缝制白色的衣服。
开轩:打开窗户。
御衣服:整理穿着的衣物。
散帙:打开书卷。
理章句:阅读和理解文章的章节。
招隐诗:关于隐居的诗歌。
闲居赋:描述闲适生活状态的赋文。
郊郭:城乡的外围。
桑榆暮:傍晚时桑树和榆树的影子。
宅闾井:居住的乡里。
幽赏:欣赏宁静的景色。
道存:道德或理想仍在心中。
迹异:生活轨迹或处境不同。
离别:分别。
芳菲度:花开的季节,指春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足。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 表明了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强烈渴望。"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则透露出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仍旧沉醉于田园之乐。

接下来的几句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描述了乡间的宁静生活和劳作情景,其中包含了鸡鸣、农夫耕田、妇女纺织等日常场景,展示了一种平淡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诗中还穿插着主人公对文学的喜爱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表达了他在归隐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与文化享受。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其中包含了天气、景色和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恬静自在的氛围。

最后几句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深刻怀念和对未来重返此地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切理解与热爱。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形式: 古风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双黄鹄歌送别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

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

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