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十六宫秋夜永,露华点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綵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宫秋夜的静谧画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幽深与孤独。开篇“三十六宫秋夜永”即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长长的秋夜笼罩着无尽的宫殿,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空旷和寂寞。紧接着,“露华点滴高梧”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幽静之中自然景象的美丽,露珠如同珍珠般挂落在高大的梧桐树上。
“丁丁玉漏咽铜壶”一句,以钟鸣声代替了时间的脚步,让人感受到夜深人静时分秒流逝的声音艺术。接着,“明月上金铺”则是对明亮月光下金碧辉煌宫阙的一种描绘,月色如洗,铺洒在金色的屋顶上,显得格外庄严。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这几句诗,则是对室内生活的细腻刻画。红色的地毯、博大的火炉以及飘逸的香气,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舒适,但这种感觉又被“暗触流苏”所打破,似乎在描述一种无法触及的孤独。
最后,“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綵孤”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一种感慨。羊车离去后,留下的是长满了青苔的小路,而镜子上积满了尘埃,装饰华丽的织物也显得孤独,这些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秋夜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但又不得不面对孤独和寂寞的复杂情感,是一幅深邃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不详
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蛾嚬。
青青自是风流主,慢飒金丝待洛神。
夜悄悄,烛荧荧,金炉香尽酒初醒。
春睡起来回雪面,含羞不语倚云屏。
莲脸薄,柳眉长,等闲无事莫思量。
每一见时明月夜,损人情思断人肠。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休道未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