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偶成》,是元代诗人马臻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感慨,描绘了对人生世事的复杂思考。
首句“昔嫌上界多官府”,诗人回顾过去,曾对天界充满官僚繁复的景象感到厌倦。这里的“上界”象征着理想中的天堂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而“官府”则暗喻了官场的繁琐与束缚。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向往超越世俗的愿望。
次句“不道人间足是非”,转折点在于诗人意识到,即便是看似纷扰复杂的人间世界,也充满了是非与善恶。这里“是非”不仅指道德上的对错,更涵盖了生活的琐碎、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世态炎凉的无奈。诗人在此揭示了人生的另一面,即无论在何种境地,都存在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的“四十年来悲喜梦”,将时间维度引入,强调了诗人经历了四十年的人生历程,其间既有欢笑也有泪水,如同一场梦般虚幻而又真实。这句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以及在漫长岁月中积累的情感体验。
最后,“倚阑闲看柳花飞”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悠闲地观赏着柳絮随风飘舞。这一场景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当下心境的写照。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偶成》一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快乐与痛苦、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