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遗留的诗文有三十卷,每卷都如金玉般发出光芒。
龙门高原上的泥土,埋葬了尸骨却埋没不了名声。

注释

遗文:遗留的著作。
三十轴:三十卷书。
轴轴:每卷。
龙门原:龙门高原,地名。
上土:上面的泥土。
埋骨:埋葬尸骨。
不埋名:不能埋没名声。
名:名声。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慨和对过往文明的怀念。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三十轴的书卷散发着金玉般珍贵的声音,这里的“遗文”指的是流传下来的一些文献或书籍,而“轴轴金玉声”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文字的价值和美感,就如同金玉发出悦耳之声,意味着诗人对这些文化遗产给予极高的评价。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这两句转而深沉,诗人在这里写到的是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无情。在广袤的龙门原上,那些曾经生活过的人们,他们的遗体与大地融为一体,但他们的名字、身份却随风而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对个人生命渺小和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文明遗产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与易逝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香山新经堂招僧

烟满秋堂月满庭,香花漠漠磬泠泠。

谁能来此寻真谛,白老新开一藏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流沟寺古松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消忧,碧瓮红栏湓水头。

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清头陀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

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