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咏

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

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

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

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微风轻轻吹动着青萍,从金色的池塘中徐徐而来。
它轻轻摇曳着深林的翠绿,静静地搜索着幽静小径的芬芳。
即使时机未到,哪怕如鸿毛般的轻微,也不会造成伤害。
一旦乘着严寒之气,它便化作万里清霜,发出响亮的呼唤。
它向北冲击邓林,向东消失在日出之地扶桑。
扫除天空的乌云,展现出公正无私的光芒。
最后,它悠然回归空灵寂静,使得大海畅通无阻,舟船得以航行。

注释

微风:轻轻的风。
生:吹动。
青蘋:青萍(水生植物)。
习习:徐徐。
金塘:金色池塘。
轻摇:轻轻摇曳。
深林翠:深林的翠绿。
静猎:静静地寻找。
幽径芳:幽径上的芬芳。
掩抑:时机未到。
鸿毛:像鸿毛一样轻。
严气:严寒之气。
号清霜:发出清霜的声音。
北走:向北冲击。
摧邓林:冲击邓林(神话中的神木)。
东去:向东消失。
落扶桑:落在扶桑(日出之地)。
垂天云:天空的乌云。
澄清:扫除干净。
无私光:公正无私的光芒。
空寂:空灵寂静。
晏海:大海。
通舟航:畅通无阻的航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微风轻拂、青蘋生长、金塘露珠等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习习出金塘"一句,用“习习”形容微风的声响,传达了一种柔和的生命力;"轻摇深林翠"则表达了树木在秋风中的姿态,既有力量又不失优雅。接下来的"静猎幽径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与享受。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无为而治的哲学态度。诗人通过“掩抑”和“无伤”,暗示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淡然。

接下来的"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则描写了一种雄壮的情景,诗人的心境随着秋风的变化而展开,显示出一种向往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志。"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冒险的描述,通过对方向和地名的运用,增添了一种广阔无垠之感。

最后,“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表达了诗人希望摒弃尘世的迷雾,以获得心灵的澄明与纯净。"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则是对一种归于宁静、超脱凡尘的心境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和谐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冬夜即事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古兴

越欧百鍊时,楚卞三泣地。

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空岩起白虹,古狱生紫气。

安得命世客,直来开奥秘。

剑任刜钟看,玉从投火试。

必能绝疑惑,然后论奇异。

形式: 古风

合江亭槛前多高竹不见远岸花客命剪之感而成咏

吉凶岂前卜,人事何翻覆。

缘看数日花,却剪凌霜竹。

常言契君操,今乃妨众目。

自古病当门,谁言出幽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恍恍若有失,悄悄良不怡。

忽闻晨起吟,宛是同所思。

有美壮感激,无何远栖迟。

摧藏变化用,掩抑扶摇姿。

时杰岂虚出,天道信可欺。

巨川望汔济,寒谷待潜吹。

剑匣益精利,玉韬宁磷缁。

戒哉轻沽诸,行矣自宠之。

伊我抱微尚,仲氏即心期。

讨论自少小,形影相差池。

比来胸中气,欲耀天下奇。

云雨沛萧艾,烟阁双萎蕤。

几年困方枘,一旦迷多岐。

道因穷理悟,命以尽性知。

事去类绝弦,时来如转规。

伊吕偶然得,孔墨徒尔为。

早行多露悔,强进触藩羸。

功名岂身利,仁义非吾私。

万物自身化,一失何驱驰。

不如任行止,委命安所宜。

劝君休感叹,与予陶希夷。

明年郊天后,庆泽岁华滋。

曲水杏花雪,香街青柳丝。

良时且暂欢,樽酒聊共持。

闲过漆园叟,醉看五陵儿。

寄言思隐处,不久来相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