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桥磴支吾辙,篁路拂轻鞍。

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桥上的石阶勉强支撑着车辙的痕迹,
竹林间的小路轻轻擦过骑马人的马鞍。

注释

桥磴:桥上的石阶。
支吾:勉强支撑。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篁路:竹林间的小路。
拂:轻轻擦过。
轻鞍:骑马人的马鞍。
三尹:三位县令。
无喜色:没有欢喜的表情。
一适:或许有一个人。
或:也许。
垂竿:垂钓,钓鱼。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荆州与友人张使君、李居士联句时的情景。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桥磴支吾辙,篁路拂轻鞍。"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行者准备出发的图景。"桥磴"即是桥边的石阶,"支吾辙"则形象地表达了马车或骑乘者的准备动身。"篁路"指的是整理道路上的障碍物,"拂轻鞍"则暗示着行者轻抚马鞍,准备上路。

"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外界的观察。"三尹"可能指的是三位朋友或同行,而"无喜色"则表明他们脸上没有欢愉之情,或者是诗人自己并未感到高兴。"一适"意味着一次短暂的会面,"或垂竿"则像是随手拿起钓线准备垂钓,这里可能是比喻,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这次会面寻求心灵上的慰藉或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感交融,以及内心深处对某种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字谜三首(其一)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字谜三首(其二)

头如刀。尾如钩。中央横广。四角六抽。右面负两刃。

左边双属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字谜三首(其三)

乾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

形式: 四言诗

岁暮悲诗

霜露迭濡润,草木互荣落。

日夜改运周,今悲复如昨。

昼色苦沉阴,白雪夜回薄。

皦洁冒霜雁,飘扬出风鹤。

天寒多颜苦,妍容逐丹壑。

丝罥千里心,独宿乏然诺。

岁暮美人还,寒壶与谁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