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

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

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

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沈。

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

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

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

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远离尘世的痕迹,我栖身在双树林间。
为何这年轻人也如此豪迈,有着超越世俗的心境。
他挑着书跟随我游历,我们在广川的北面漫步。
夏日的郊区绿意盎然,傍晚时分,青山渐渐沉入暮色。
在清凉的夜晚相对而坐,他献上的诗作和谐悦耳。
推崇的若是礼仪之数,对于人的本性和道德岂不是深远?
隐藏拙劣在于淡泊沉默,涉世的经验却显得古朴不明。
不要轻易发言,或许可以因此获得荣华的官职。

注释

远迹:远离世俗的足迹。
出尘表:超出世俗之外。
寓身:寄身,居住。
双树林:此处指隐居之地。
小子:年轻人。
伉:豪迈,英勇。
超世心:超越世俗的心志。
担书:挑着书,指求学或学问丰富。
广川阴:广川的北面,古代称山南水北为阴。
晏:晚,傍晚。
青山沈:青山沉浸在暮色中。
对榻:相对而坐。
清夜:宁静的夜晚。
献诗:呈献诗歌。
合雅音:符合雅正的音韵。
苟:如果,假如。
礼数:礼仪规矩。
性道:人的本性和道德。
深:深远。
隐拙:隐藏自己的拙劣或才能。
冲默:淡泊沉默。
经世:涉世,参与社会事务。
昧古今:对古今之事不熟悉。
无为:不要随意,不做无谓之事。
率尔:轻率,随便。
言:说话。
华簪:华美的簪子,代指高官显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即设定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净土,在两棵大树下安顿身心。

紧接着,“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年轻时的志同道合之人的怀念与赞美,他们或许在物质上不富裕,但内心充满了超脱尘世的高远理想。"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图景,诗人手持书籍,与友人携手漫步于广阔的河川之旁。

“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沈”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云开露出的夏日乡村之绿,以及傍晚时分青山深沉的色彩,都显得十分生动。"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则转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安静的夜里,面对着友人的床榻,献上自己的诗篇,与对方共享这份文雅之声。

“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一句,诗人似乎在探讨生活中的礼节与内心的修养,是不是这些外在的礼仪也能触及到人的本性,进而达到一种深刻的生命领悟。"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平静中隐藏自己的才华,历经世事的变迁,却也让人难以辨识古往今来的痕迹。

最后,“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显得有些哲理,诗人主张顺其自然,不做无谓的言语,因为这种不加雕饰的话语,本身就能点缀出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花径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

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

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

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芳草涧

青青满地铺颜色,曲曲一湾流水声。

总为游人逞风景,乱云初捲碧天空。

形式: 古风

闲居赠友

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

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闲居养疴瘵,守素甘葵藿。

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

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

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京师叛乱寄诸弟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