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大禹息洪潦,画野经九州。

波沈露群山,嶷嶷相婴钩。

漩洄澹兹土,平敞诚寡仇。

乘高极回望,坦坦无陵丘。

先王崇皞济,建祀邦诸侯。

玉帛从会同,赴告书春秋。

六雄方逐鹿,为嬴弱姬周。

兹为会战场,蹀血无时休。

汉错削七国,祸生东南陬。

亚夫闭高壁,坐折彊吴谋。

典午倒太阿,辟户延旃裘。

淮泗漫腥膻,房心掩旄头。

人移烟火绝,榛茂豺狼游。

唐纲日寖衰,盗起如螟蟊。

相携聚萑蒲,袒臂提锄耰。

蟠薄数千里,焚劫无馀留。

圣朝定多垒,剑戟包貔貅。

蓁蓁荆棘林,膴膴良田畴。

耒耜趣时雨,黍稷丰岁秋。

昔为车骑利,今睹桑麻收。

我来宦东土,莨菪乘春流。

行行次符离,固为亲交留。

樽罍且为乐,携手登高楼。

是时新雨馀,风日方和柔。

云鲜乱花薄,波绿迷芳洲。

羃羃游丝转,衮衮野阳浮。

调篁语双鹂,翻雪矫群鸥。

爱兹登临美,况复依良俦。

聊适笑言乐,尽忘羁旅忧。

翔阳何冉冉,渐与西山遒。

驿程前有期,恋此当何由。

分首下岧峣,怅然登暮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登上北楼,眺望梁楚之郊的景象,并借古今对比,抒发了自己对于时世变迁、英雄辈出的感慨和怀念。诗中的意境开阔,语言精美,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古代圣王崇信礼仪、修建祭坛以纪念先祖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于历史上的战场、英雄事迹以及后来的国力衰微、社会动荡进行了回顾。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如“波沈露群山,嶷嶷相婴钩”、“漩洄澹兹土,平敞诚寡仇”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情感深沉。诗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典故和地理名称,如“禹”、“九州”、“嬴”、“姬周”、“七国”、“东南陬”等,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集历史回顾、个人情怀于一体,既有广阔的历史视野,又有深刻的个人情感的优秀诗作。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偶成

于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

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

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

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

鄙哉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

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

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

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

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

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形式: 古风

宿南园

顷来兴味少,旬日不为诗。

昏昏但思眠,疲病知吾衰。

岂无篱边菊,不欲拈酒卮。

络纬尔何苦,终夕鸣声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一)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馀。

为看西溪日沈后,如何南浦月生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