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一)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馀。

为看西溪日沈后,如何南浦月生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我同情你,因为你被任命到一个美好的县份,
那里的美景和闲适之情都让你感到无比丰富。

注释

怜君:同情你。
比比:处处,形容众多。
佳县:好县份。
胜概:美景。
闲情:闲适的心情。
双有馀:非常丰富,超出一般。
为看:为了欣赏。
西溪:地名,可能指有美景的溪流。
日沈后:太阳落山之后。
如何:怎么样。
南浦:地名,常用来表示送别之地。
月生初:月亮刚刚升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一)》。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乡愁和美好自然景象感受的诗句。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馀。"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于郑县史令千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那里的赞赏与留恋。"怜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比比得佳县"则是说郑县之美,胜过其他地方。"胜概闲情双有馀"强调了这种美好景象给人带来的闲适舒缓的情感体验,以及这份情感的余味无穷。

"为看西溪日沈后,如何南浦月生初。" 这两句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为看西溪日沈后"意味着作者愿意为了再次见到西溪的美景而等待,即便是太阳偏西、日光渐沉的时刻也在所不辞。而"如何南浦月生初"则是在询问,面对郑县南浦初生的明月,又该如何去感受和享受这种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作者对于友人所在之地的深情与赞美,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寄赠致仕刘都官

星郎年未至,辞禄一何高。

目莹栖灵气,眉疏出秀毫。

胸中自有乐,身外尽徒劳。

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

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

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

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

不须亲几杖,想望已萧然。

形式: 古风

晚归书室呈君倚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得归无所为,未免阅书史。

一种劳精神,胸中异忧喜。

人生无苦乐,适意即为美。

乃知抱关人,不必羡青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晚食菊羹

朝来趋府庭,饮啄厌腥膻。

况临敲扑喧,愦愦成中烦。

归来禠冠带,杖屦行东园。

菊畦濯新雨,绿秀何其繁。

平时苦目痾,滋味性所便。

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

母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

贮之鄱阳瓯,荐以白木盘。

餔啜有馀味,芬馥逾秋兰。

神明顿飒爽,毛发皆萧然。

乃知惬口腹,不必矜肥鲜。

尝闻南阳山,有菊环清泉。

居人饮其流,孙息皆华颠。

嗟予素荒浪,强为簪緌牵。

何当葺弊庐,脱略区中缘。

南阳丐嘉种,莳彼数亩田。

抱瓮亲灌溉,烂漫供晨餐。

浩然养恬漠,庶足延颓年。

形式: 古风

梦稚子

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

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