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绿杉野屋赠汪大西村

无多秋色晓晴初,夹岸人家水拍芦。

小艇斜穿黄歇浦,轻衫又到子云居。

谈心为鼓平沙曲,刮目欣看倒薤书。

半载分襟一弹指,相逢肯放夜窗虚。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范孙的《再过绿杉野屋赠汪大西村》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清新景色。首句“无多秋色晓晴初”写出了秋日清晨的寥寥几许色彩,阳光透过薄雾,显得格外明亮。接下来,“夹岸人家水拍芦”描绘了河岸两旁人家临近水面,芦苇随风摇曳,与水声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小艇斜穿黄歇浦”描绘了小船在黄色的水道中穿梭,增添了动态感,而“轻衫又到子云居”则暗示诗人再次造访友人汪大西村的简朴居所。这里,“子云居”可能暗指友人的雅号或居所名,寓含对友情的深厚。

“谈心为鼓平沙曲”一句,以交谈比喻为鼓声,形象地表达出朋友们在平沙之地畅谈的欢快气氛。“刮目欣看倒薤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作的赞赏,期待看到他的新著如倒写的薤叶,字句新颖,引人入胜。

最后两句“半载分襟一弹指,相逢肯放夜窗虚”,感慨时光飞逝,半年未见,如同弹指一瞬,而今重逢,希望夜晚的相聚不要虚度,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和友情的温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4)

沈范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偕汪大梅溪过碧光庵访慧能津梁庵访巨源二上人俱不值

春色已如此,相将渡若耶。

道人无定所,惟我亦忘家。

碧玉林抽笋,黄金菜作花。

蒲团聊借坐,且试一杯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

青麟有髓鼠有须,奇葩忽发三两株。

横枝倒干气莫遏,往往衫袖同沾濡。

朔风退舍寒气避,春光露出姑射肤。

毫端幻成香雪海,鼓吹力使万类苏。

墨花有香画有色,一蜂蓦入幽人居。

辛苦直欲钻故纸,和气顿觉春风俱。

物非其时各惊异,室中户外相招呼。

传闻洛下遍乡井,化工之笔倾东都。

我闻点睛破壁化龙手,又闻嘶风齧草神马图。

画工通神尚如此,何况浩气凌碧虚。

冰心数点见天地,挽回元气生槁枯。

腐儒咋舌不敢赞,笔补造化原非诬。

一枝欲折乌可折,蠮螉绕纸徒区区。

形式: 古风

苑口晚眺

三港迷离水接烟,趁墟人去晚来天。

断桥杂树碧云外,落日乱凫红渡边。

野寺无镫闻远磬,空山有月见归船。

劳君西指长安近,迁客多应住辋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天即事

睡起浑无事,庭前得自如。

野花三径满,村酒一杯余。

诗逐层云起,人缘积雨疏。

眼看秋又到,搔首独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