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

青麟有髓鼠有须,奇葩忽发三两株。

横枝倒干气莫遏,往往衫袖同沾濡。

朔风退舍寒气避,春光露出姑射肤。

毫端幻成香雪海,鼓吹力使万类苏。

墨花有香画有色,一蜂蓦入幽人居。

辛苦直欲钻故纸,和气顿觉春风俱。

物非其时各惊异,室中户外相招呼。

传闻洛下遍乡井,化工之笔倾东都。

我闻点睛破壁化龙手,又闻嘶风齧草神马图。

画工通神尚如此,何况浩气凌碧虚。

冰心数点见天地,挽回元气生槁枯。

腐儒咋舌不敢赞,笔补造化原非诬。

一枝欲折乌可折,蠮螉绕纸徒区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范孙的《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描绘了一幅寒冬腊月梅花盛开的场景。诗中以青麟髓鼠比喻梅花的奇特,赞美了梅花横枝倒干的坚韧与生机,以及它散发出的香气,仿佛春天的气息。诗人惊叹于蜜蜂在严寒中仍来访花,它的勤奋和活力给静寂的冬日带来了生动。接着,诗人将画家的技艺与自然界的神奇相提并论,称颂其画作如神来之笔,能唤醒万物生机。

诗中提到的“点睛”和“嘶风齧草”等典故,暗示了画中的生动传神,而“化工之笔倾东都”则赞誉了画家的才情。诗人感叹,即使是微小的细节,也能展现出天地之大和生命的顽强。最后,诗人以“腐儒咋舌不敢赞”表达对画作的敬畏,认为画家通过笔触弥补了自然的不足,实为不凡。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既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4)

沈范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苑口晚眺

三港迷离水接烟,趁墟人去晚来天。

断桥杂树碧云外,落日乱凫红渡边。

野寺无镫闻远磬,空山有月见归船。

劳君西指长安近,迁客多应住辋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天即事

睡起浑无事,庭前得自如。

野花三径满,村酒一杯余。

诗逐层云起,人缘积雨疏。

眼看秋又到,搔首独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游蝙蝠洞

层峦才及半,怪石划然开。

乱瀑垂岩牖,流声到讲台。

道心依湛寂,人语落崔嵬。

日暮云归岫,纷纷蝙蝠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韵(其一)

麴尘遥趁木兰舟,叠鼓鸣笳坐两头。

胜事百年流曲水,春心三月满扬州。

烟花南部凭料理,冠盖西园好唱酬。

自是老臣多燕喜,清晖何限足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