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东家少年子,挺挺七尺躯。

适遭风尘起,应募趋名都。

明甲金铁坚,宝刀冰雪如。

朝随霍嫖姚,暮逐李轻车。

手挽二石弓,腰悬双虎符。

击刺当万人,飞扬凌八区。

椎牛会宾客,考鼓吹笙竽。

意气拟卿相,光辉生里闾。

西邻有迂士,白首讲玄虚。

贫无担石储,富有万卷书。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少年行》描绘了一位英勇豪迈的少年形象。诗中通过细致的刻画,展现了少年的矫健身姿和出众武艺,他手持金铁坚甲和宝刀,如同霍嫖姚、李轻车般驰骋沙场,一展雄风。他的力量与技能令人惊叹,能挽二石之弓,腰挂虎符,独当一面,威震八方。

在胜利之余,少年还懂得享受生活,宴请宾客,鼓乐笙歌,显示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他的志向高远,期望能有朝一日成为卿相,光芒照耀乡里,赢得人们的尊敬。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描述了西邻一位老者,虽然贫穷却满腹经纶,拥有丰富的学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既有武勇又有文采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赞美了少年的英勇,也揭示了对知识与财富不同追求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捕鱼

渔人骋技巧,长网截大川。

万鱼不能脱,已知数当然。

倾城食鲜脍,维舟洗腥涎。

犹有鲛鳄存,食人市门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待渡

早出未开关,暮归常待渡。

诛求尚多门,辛苦在长路。

浩浩川上波,萧萧道旁树。

百役几时休,临流愧鸥鹭。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拙者自号

吾生何为者,老以拙自名。

眼拙摇空花,耳拙起虚鸣。

手拙持战栗,足拙方欹倾。

寸心更苦拙,百事无一成。

语言拙少味,交游拙寡情。

学拙志虑耗,道拙忧患并。

行当死于拙,掩骨依先茔。

傍人笑我拙,我拙亦有程。

圣贤既不辞,愚下孰敢争。

孔子拙陈蔡,伊尹拙割烹。

吕拙钓尚直,陶拙琴无声。

夷齐拙不食,古道谁人行。

我拙不有命,我拙自有诚。

宁甘抱拙枯,不作背拙荣。

传拙与子孙,用拙尽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祭虎二首(其一)

猛虎在前林,群豕践我黍。

饥来搏食之,绝迹秋田里。

虎非兽之良,推功及田父。

流传不可忘,南村朝祭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