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

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

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

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

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自认为清贫辛苦,却不知这就是安宁。
道路平坦易于行走,但开口做事却困难重重。
松树虽老,其心志依然坚定,花朵虽美,色彩容易凋零。
人生短暂如此,就当它是梦境中的经历。

注释

自谓:自认为。
清贫:贫穷。
苦:辛苦。
那知:却不知。
即:就是。
路:道路。
平去:平坦。
好:容易。
事:事情。
口开:开口。
松老:松树老了。
心长在:心志坚定。
花红:花朵鲜艳。
色易残:色彩容易凋谢。
浮生:短暂的人生。
既:已经。
如许:如此。
浑:全然。
梦中看:当作梦境看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题为《自谓》。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自谓清贫苦”,诗人自认为自己的生活清苦艰辛,然而接下来的“那知即是安”却揭示出他意识到这种看似困苦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内心的安宁。诗人进一步通过“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表达出对平淡安稳生活的向往,以及处理事情时的谦逊和谨慎态度。

“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松树的坚韧不屈寓意自己坚定的心志,而花色虽美却易凋零,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诗人将短暂的人生比作一场梦,流露出超脱和淡然的人生态度,认为应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的智慧。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故人

石榻相期久,闲寻到野房。

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

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

凄凉千古事,回首两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故城

故城深巷长苍苔,一度经过一度哀。

尚有楼台搀雨出,岂无花柳向春开。

十年心事今宵梦,千里家书昨日回。

莫上灞陵桥上望,楚天云尽蜀波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桃源

□□□□□□□,生涯心在凤凰台。

桃花晓落水流去,山鸟晚啼风送来。

古树影摇霜月满,冷猿声裂碧云开。

长关春有愁人分,驿马相逢去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越

渺渺天涯路,扁舟去不穷。

水花随岸尽,山影落江空。

往事千年梦,渔歌一夜风。

诗成唯有月,清致与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