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洙所作的《靖安寺》,通过对靖安寺处士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文人情怀的感慨。首句"处士亡来二百年",点出时间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故居牢落变祇园",描述了昔日居所如今成为僧院的变迁,流露出物是人非之感。
"诗名长共江山在",赞美了处士的诗歌永垂不朽,与自然山水同在;"冤气尚磨星斗昏",则暗示了处士可能蒙受的冤屈,使得夜空星辰也显得暗淡无光。接下来的"台榭几人留好句",怀念那些曾在寺中留下佳作的人们,而"渔樵何处问曾孙"则表达了对后世无知的遗憾。
最后两句"昔时泉石生涯地,日暮寒云绕寺门",以景结情,描绘了傍晚时分,寒云笼罩着寺门的景象,让人回味处士曾经的隐逸生活,以及那份静谧与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