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首(其一)德山小参不答话

大冶烹金,忽雷惊春。草木秀发,光辉日新。

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

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

话作两橛,句中眼活。龙头蛇尾,以指喻指。

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

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颂古七首(其一)德山小参不答话》由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首句“大冶烹金,忽雷惊春”以大冶炼金比喻佛法的精炼,以春雷惊醒万物象征佛法的觉醒之力。接着“草木秀发,光辉日新”描绘了万物在佛法之光照耀下的新生景象,寓意佛法能带来精神与道德的更新。

“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则以擒获天麒麟比喻佛法的威力,无需耗费任何力量就能达到极高的境界。接下来“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自由与永恒,如同月亮般照亮千年,显示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话作两橛,句中眼活”暗示了佛法的微妙之处,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其深意,正如眼睛在句子中闪烁,让人洞察其中的智慧。随后“龙头蛇尾,以指喻指”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佛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如同龙头蛇尾般交织在一起,以手指指向自身,揭示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最后,“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描述了佛法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僧人也可能被其直击心灵,无法言说。而“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则强调了佛法的不可言传,即便是最深入的思考也无法触及其本质,只能通过直接体验来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生动地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以及佛法对个体精神成长和宇宙真理探索的启示作用。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七首(其二)女子出定

大定等虚空,廓然谁辨的。

女子与瞿昙,据令何调直。师子奋迅兮,摇乾荡坤。

象王回旋兮,不资馀力。孰胜孰负,谁出谁入。

雨散云收,青天白日。

君不见马驹踏杀天下人,临济未是白拈贼。

形式: 偈颂

颂古七首(其三)须弥山

石笋抽条,泥牛吼月。

谁料同舟自胡越,应机涌出须弥卢。

一念不生,何处雷,无处雪,金刚宝剑当头截。

形式: 偈颂

颂古七首(其四)麻谷持锡到章敬又到南泉

如是不是,去却药忌。拟犯封疆,全军失利。

杖头突出古菱华,举世风流出当家。

形式: 偈颂

颂古七首(其五)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百草头出没,三界外遨游。

从布漫天网,虚下钩鳌钩。

摇鳞振鬣撼乾坤,兀目昂头洪浪喷。

棒雨点,喝雷奔,肯将争战定功勋。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