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道中

十年曾记此来游,有策中原一战收。

蒲柳易凋嫌势去,金汤无用卒和休。

悲风髣髴鸣刁斗,缺月参差照敌楼。

庙食封侯何日事,不堪老马又滁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十年前我曾记得在这里游览,期待一场策略能收复中原。
如今我感叹蒲柳易枯,权势不再,坚固的城池也未能阻止和平的到来。
凄凉的风仿佛在吹响军中的刁斗,残缺的月光照亮敌楼,景象凄凉。
何时才能像古人那样因功封侯,只可惜我已年迈,只能在滁州度过余生。

注释

十年:过去的。
曾:曾经。
记:回忆。
此来游:这次游览。
策:策略。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一战收:一场大战胜利。
蒲柳:蒲苇和柳树,比喻易衰之人。
嫌势去:厌倦权势的消逝。
金汤:坚固的城池。
无用:无效。
卒和休:最终和平结束。
悲风:哀伤的风。
髣髴:仿佛。
刁斗:古代军中铜器,夜间用来报时或警戒。
缺月:残月。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敌楼:敌人的城楼。
庙食:死后享受祭祀,指封侯。
何日事:何时能够实现。
不堪:难以承受。
老马:自比老马,表示年老。
又滁州:再次来到滁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十年前在中原大战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忆和现实无力感的矛盾。"蒲柳易凋嫌势去"一句通过植物的凋零来比喻英雄气概的消逝,"金汤无用卒和休"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常。"悲风髣髴鸣刁斗"中的"刁斗"是古代兵器的名称,这里形容战场上的悲壮气氛,而"缺月参差照敌楼"则是对夜晚敌我双方营寨景象的描绘,透露出战争的艰苦与孤独。

最后两句"庙食封侯何日事,不堪老马又滁州"中,"庙食封侯"可能指古时对于有功之臣的封赏,但在这里却成为过去遥不可及的事;"不堪老马又滁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力衰,仍旧被迫出征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充满了英雄暮年的感慨和对于往昔战事的无尽追思。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方竹杖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

荷筱行随适,看山倚最便。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无锡道观

门外红尘市一廛,买瓜买李兴悠然。

树根石透月洒落,殿阁屋多风折旋。

卖墨道人勤置酒,能诗老子欲飞仙。

髑髅南面蛆虫辈,鹏鴳逍遥各自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干寺用荆公韵

萦纡一径试幽寻,花竹禅房未是深。

野水不波清欲冻,崇冈有竹翠成阴。

琵琶昵昵怨儿语,兰桂温温和水沈。

诗句欲追前辈后,谁呼粉黛污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代上韩开府

位号钧枢等,元勋阀阅传。

九重新洗日,一柱独擎天。

战守筹帷外,迁除化笔边。

衣冠图盛事,不记几貂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