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驿

孤亭瞰虚空,危阑翼石壁。

亭亭数株松,云端发深碧。

起视群峦层,溪光乱相射。

盘梯花倒看,入阁烟相逼。

雨过万瓦鸣,灯残四村夕。

疏星柳外明,河汉看不隔。

去矣问津人,空思泛查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中驿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博望驿的环境与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孤亭瞰虚空”,开篇即点出博望驿的地理位置——一座孤亭高耸于云雾之上,俯瞰着四周的虚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危阑翼石壁”一句,通过描绘栏杆紧贴峭壁,进一步强调了驿站所处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亭亭数株松,云端发深碧”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亭旁几株挺拔的松树置于云端,其深绿色的枝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机与活力。

“起视群峦层,溪光乱相射”描绘了诗人从亭中远眺,群山层层叠叠,溪水在阳光下闪烁,光影交错,美不胜收。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盘梯花倒看,入阁烟相逼”则转向对驿站内部的描写。诗人通过“盘梯”(曲折的楼梯)和“入阁”(进入阁楼),巧妙地将视觉角度转换,让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亲身体验了从地面到高处,再到室内空间的变化。同时,通过“花倒看”(从下方仰视花朵)和“烟相逼”(烟雾缭绕,贴近视线),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

“雨过万瓦鸣,灯残四村夕”描绘了雨后的寂静与夜晚的降临。雨水滴落在屋顶上,发出阵阵声响,而随着夜幕的降临,灯火逐渐熄灭,四周村庄也进入了宁静的夜晚。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最后,“疏星柳外明,河汉看不隔”描绘了夜空中稀疏的星星在柳树之外闪烁,银河似乎近在咫尺,没有被任何障碍物遮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宇宙广阔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去矣问津人,空思泛查客”则是全诗的结尾,诗人以“问津人”自比,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对过往旅人(泛查客)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博望驿》不仅描绘了博望驿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李腾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瞻尼父像

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发真州别诸子

折坂无安蹄,风林少宁翼。

颓波既东徂,熹光复西匿。

行子逐转蓬,朝旰不遑息。

拟垂䢴江纶,仍脂蓟门轼。

仰送鸿雁翔,俯攀杨柳色。

别绪若丝棼,欲言涕沾臆。

早岁负好修,中道遭反侧。

行止信盈虚,风波安终极。

白璧委精光,何当重拂拭。

挥手从此辞,他乡复异域。

赠君以孟劳,持此长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雨霁寄陈隐君

新晴动花气,鸟啼漳水春。

出门见芳草,忽忆山中人。

种药斸云母,煮石炊松薪。

甲子谁能识,空山无四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寒夜感怀

凛凛岁云暮,归鸿浩南征。

客心渺天末,役役哀吾生。

抚剑中夜起,碧宇何凄清。

霜气袭四野,素月流前楹。

寒灯黯欲灭,万籁阒无声。

欲奏思归引,泪与朱丝并。

调孤弦易绝,山鬼徘徊鸣。

浮生无期别,离恨何时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