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家文烈

昔当壮年万事轻,身骑快马横东城。

与兄意气作兄弟,立身每励为人英。

世悲叔季各出处,嘉尔献策名峥嵘。

文采风流曲江旧,墨沈翻浪如长鲸。

一朝群鼠折地轴,两京失陷无完城。

身馀黄冠返故里,揭竿斩木随死生。

只手独出建旗鼓,虎豹复集如雷轰。

呼天饮血誓报国,转战千里无援兵。

层城复合得市众,未睹大敌先呼惊。

阵移不复淝水固,日暮犹闻钲鼓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的《哭家文烈》。诗中描绘了一位壮年英雄在乱世中的英勇事迹和悲壮命运。

开篇“昔当壮年万事轻”,诗人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这位英雄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仿佛一切困难在他眼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接着,“身骑快马横东城”一句,生动展现了英雄的勇猛形象,他骑着骏马,横扫东城,气势非凡。

“与兄意气作兄弟,立身每励为人英”则揭示了英雄的兄弟情深以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乱世中,他不仅与兄长并肩作战,更以身作则,激励他人成为英雄。

“世悲叔季各出处,嘉尔献策名峥嵘”表达了对英雄在乱世中独特处事方式的感慨,以及对他智慧策略的高度赞扬。英雄不仅在文采上卓尔不群,其风流倜傥的形象也如同江边的美景,令人难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一朝群鼠折地轴,两京失陷无完城”的转折,诗人的笔触转向了英雄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乱世之中,英雄的家园被毁,两京沦陷,无一城幸免于难。

“身馀黄冠返故里,揭竿斩木随死生”描绘了英雄在失去一切后,回归故里,与人民一同拿起武器,誓死抗争的情景。英雄虽已年老,但心中仍怀有为国捐躯的决心。

“只手独出建旗鼓,虎豹复集如雷轰”表现了英雄在逆境中依然挺身而出,独自建立旗帜和鼓声,号召民众共同抵抗敌人,场面犹如虎豹聚集,雷声轰鸣般壮观。

“呼天饮血誓报国,转战千里无援兵”展现了英雄面对绝境时的坚定誓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呼天抢地,饮血以誓,即使在千里孤军奋战,也无援兵相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战斗。

最后,“层城复合得市众,未睹大敌先呼惊”描绘了英雄在困境中重新集结民众,未见强敌先已引起恐慌的场景。尽管英雄的努力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但他所激发的民众力量,却让敌人感到畏惧。

“阵移不复淝水固,日暮犹闻钲鼓声”以历史上的淝水之战为背景,暗示英雄的英勇事迹虽未能改变最终的战局,但其精神和行动却如同古代英雄一样,激励人心,久久回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英雄在乱世中的悲壮命运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哀悼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同区启图戴安仲何石闾游陈秋涛宗伯云淙

层岫纡回欲达霄,平分绿野结僧寮。

轻云出壑春无尽,绝鸟浮天望不遥。

夜静松涛翻石壁,秋深兰气过溪桥。

红尘扰扰深千尺,谁向林泉得共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山鹊

客有遗文鸟,依人静可矜。

精神归嘴爪,毛羽夺丹青。

节食閒留果,衔花自上屏。

怜无高举翮,犹立看鸿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泷邑韩侯娲石承诗见赠和答

春满河阳花竞妍,官衙幽接九峰烟。

政閒驯鹤亲书幌,税薄归人就石田。

敢以猪肝劳作客,行依勾漏得邻仙。

朝来多辱琅玕赠,久忆贫居侣米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罗曙云过王崇芳垂云阁夜话

昔共仙山饮石泉,云房璿室卧春烟。

醉馀梦宿梅花月,游倦归来莲叶船。

夜映丹光蒸五色,云瑶珠树隐三天。

相逢为忆山中事,竹杖芒鞋又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