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的《哭家文烈》。诗中描绘了一位壮年英雄在乱世中的英勇事迹和悲壮命运。
开篇“昔当壮年万事轻”,诗人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这位英雄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仿佛一切困难在他眼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接着,“身骑快马横东城”一句,生动展现了英雄的勇猛形象,他骑着骏马,横扫东城,气势非凡。
“与兄意气作兄弟,立身每励为人英”则揭示了英雄的兄弟情深以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乱世中,他不仅与兄长并肩作战,更以身作则,激励他人成为英雄。
“世悲叔季各出处,嘉尔献策名峥嵘”表达了对英雄在乱世中独特处事方式的感慨,以及对他智慧策略的高度赞扬。英雄不仅在文采上卓尔不群,其风流倜傥的形象也如同江边的美景,令人难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一朝群鼠折地轴,两京失陷无完城”的转折,诗人的笔触转向了英雄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乱世之中,英雄的家园被毁,两京沦陷,无一城幸免于难。
“身馀黄冠返故里,揭竿斩木随死生”描绘了英雄在失去一切后,回归故里,与人民一同拿起武器,誓死抗争的情景。英雄虽已年老,但心中仍怀有为国捐躯的决心。
“只手独出建旗鼓,虎豹复集如雷轰”表现了英雄在逆境中依然挺身而出,独自建立旗帜和鼓声,号召民众共同抵抗敌人,场面犹如虎豹聚集,雷声轰鸣般壮观。
“呼天饮血誓报国,转战千里无援兵”展现了英雄面对绝境时的坚定誓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呼天抢地,饮血以誓,即使在千里孤军奋战,也无援兵相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战斗。
最后,“层城复合得市众,未睹大敌先呼惊”描绘了英雄在困境中重新集结民众,未见强敌先已引起恐慌的场景。尽管英雄的努力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但他所激发的民众力量,却让敌人感到畏惧。
“阵移不复淝水固,日暮犹闻钲鼓声”以历史上的淝水之战为背景,暗示英雄的英勇事迹虽未能改变最终的战局,但其精神和行动却如同古代英雄一样,激励人心,久久回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英雄在乱世中的悲壮命运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哀悼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