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江北水连云。江山憔悴人。华簪犹拂洛阳尘。
离筵何太频。歌近耳,酒盈樽。樽前见在身。
昨朝骂坐灌将军。近前丞相嗔。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江北水色连天的画卷,江河浩渺,山河景色显得疲惫而苍凉,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华簪犹拂洛阳尘"一句,暗示了主人公曾经的荣华富贵,如今却只能在离别宴会上频繁地感受到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沧桑。
"离筵何太频"表达了对频繁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动荡不安。接下来的"歌近耳,酒盈樽",通过音乐和美酒来麻醉自己,试图暂时忘却现实的苦涩。然而,即使在欢歌笑语中,眼前的人影依然清晰可见,"樽前见在身",凸显出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昨朝骂坐灌将军,近前丞相嗔"揭示了更为深层次的矛盾冲突。"灌将军"可能象征着权贵或不羁的人物,而"丞相"则代表了权威和官场。诗人昨日或许因言行不慎触怒了权贵,今日则承受着丞相的责备,这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压抑和讽刺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江南景色为背景,通过离别、饮酒、冲突等元素,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沉浮、权贵斗争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情绪。李俊民的词风质朴而深沉,此作尤其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特色。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年来宅相有谁承。人誇似舅甥。带牛佩犊尽春耕。
菟裘了一生。闲事业,寄丹青。笔端如有神。
试看自写镜中真。老人南极星。
断蓬踪迹去依刘。试登王粲楼。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诗遣兴,酒消愁。竹林多胜游。
与君何日共仙舟。相看应白头。
香霭博山炉。罗绮森森奉燕居。
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曾拜金花大国书。
一旦得双珠。阿大中郎喜有馀。
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平地仙家碧玉壶。
来往亦风流。曾伴仙翁衣锦游。
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未必灵椿老便休。
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宝月忙催玉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