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上夫人寿日

香霭博山炉。罗绮森森奉燕居。

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曾拜金花大国书。

一旦得双珠。阿大中郎喜有馀。

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平地仙家碧玉壶。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香气缭绕在博山香炉中,华美的织物围绕着居住的环境。
白天穿着华丽衣裳回到故乡,当年在这里,曾经拜见过金花大国的官员。
忽然得到两颗珍贵的珍珠,阿大中郎心中满是欢喜。
听说即使飞升成仙,虽然富贵,但怎能比得过在人间的平实生活,就像那碧玉壶中的仙家之境。

注释

香霭:香气像云雾一样。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
罗绮:精致的丝织品。
燕居:闲居,家居生活。
昼锦:比喻荣归故里。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
金花大国书:指地位显赫的官员。
双珠:珍贵的珍珠。
阿大中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碧玉壶:象征清高、纯洁的生活。

鉴赏

这首《南乡子·上夫人寿日》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为夫人祝寿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香霭博山炉",开篇即以炉香袅袅升起的景象,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夫人的尊贵生活。"罗绮森森奉燕居",通过华丽的衣物和宁静的家居环境,展现出夫人的优雅与闲适。

接着,诗人回忆起夫人的荣耀时刻:"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曾拜金花大国书。"这句表达了夫人曾经在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归家时受到众人瞩目,令人敬仰。"金花大国书"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过去的辉煌,而是转而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一旦得双珠。阿大中郎喜有馀。"这里的"双珠"可能寓指珍贵的宝石或长寿的象征,夫人的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以哲理性的语言收尾:"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平地仙家碧玉壶。"他指出,即使天上人间的荣华富贵再好,也比不上平凡生活中如神仙般自在的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而真挚幸福的向往和对夫人的深深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夫人寿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李克绍生朝

来往亦风流。曾伴仙翁衣锦游。

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未必灵椿老便休。

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宝月忙催玉斧修。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锦堂寿日

弓剑不离身。唾手功名马上成。

见说人生为郡乐,班春。政事如棋局局新。

熊梦庆佳辰。喜动山城击壤民。

昼锦堂前争献寿,留宾。尽是蟠桃会上人。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锦堂碧落寿席

爽气逼人寒。相对溪堂雪后山。

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都把功名付等闲。

尽道好休官。况在黄柑紫蟹閒。

天意不随人事改,平安。愁莫能侵镜里颜。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洞仙歌.中秋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閒一半。

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