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赤壁图

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

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

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

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

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

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

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

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

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

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

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坡赤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深沉意味,充满了对古代士人的缅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以磅礴之势开篇,将武昌山峦的连绵与古木的茂盛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雄浑的自然景观。接下来,“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则将视角转向东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门前的江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深深怀念,他们的精神和气概超越了时空,影响着整个世界。“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士人的忠诚与正义之心,如同在云涛中的一叶扁舟,虽渺小却坚韧不拔。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通过笛声的描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似乎在召唤着远方的船只,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月光下的水波轻轻摇曳,仿佛在与人间的秋天对话。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描绘了水波荡漾时山川的倒影,以及光影交错间林丘的消失,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幻。“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古今之事皆如蜉蝣般短暂。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淡然态度,认为他们不足以引起自己的关注,自己更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处。“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描绘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平静与孤独,仿佛在玉堂中做着清冷的梦。“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则体现了诗人对先人形象的尊重与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最后,“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艺术的敬仰与追求。“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寄托了诗人渴望与古代杰出人物交流的愿望。“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自由旅行的向往,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心灵的解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伯时画九歌

楚乡桂子落纷纷,江头日暮天无云。

烟浓草远望不尽,翩翩吹下云中君。

九歌九曲送迎神,还将歌曲事灵均。

一声吹入汨罗去,千古秋风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杨秘监秋江捕鱼图

山苍苍,江茫茫,鸟飞不尽吴天长。

潮平涨落洲渚出,秋风几舍鲈鱼乡。

渔郎聚鱼鸣两桨,轻罾触破青山浪。

脩鳞出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荡漾。

长林无声枫叶丹,清波不动江水寒。

谁令此图落尘土,乃是杨侯造化之笔端。

我披此图四十载,老去而今重见画。

空留名字落人间,当日题诗几人在。

渔人走利士走名,得失与鱼相重轻。

笑把纶竿渺沧海,浩歌直欲脍长鲸。

形式: 古风

支遁相马图

支郎天机深,世故一马中。

向来蔬笋气,寓物一洗空。

眼前无骐骥,远目送归鸿。

僧中有良乐,万里籋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

独坐幽林下,谈玄复观易。

西日半衔峰,返照林间石。

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花落人不知,山空水流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