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秘监秋江捕鱼图

山苍苍,江茫茫,鸟飞不尽吴天长。

潮平涨落洲渚出,秋风几舍鲈鱼乡。

渔郎聚鱼鸣两桨,轻罾触破青山浪。

脩鳞出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荡漾。

长林无声枫叶丹,清波不动江水寒。

谁令此图落尘土,乃是杨侯造化之笔端。

我披此图四十载,老去而今重见画。

空留名字落人间,当日题诗几人在。

渔人走利士走名,得失与鱼相重轻。

笑把纶竿渺沧海,浩歌直欲脍长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杨秘监秋江捕鱼图》由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江捕鱼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渔人劳作的景象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首句“山苍苍,江茫茫”以苍茫的山色和浩渺的江面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接着“鸟飞不尽吴天长”一句,通过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的景象,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暗示了时间的悠长。

“潮平涨落洲渚出,秋风几舍鲈鱼乡”描绘了潮水涨落时洲渚显现的景象,以及秋风吹过,让人联想到鲈鱼的故乡,充满了季节的气息和对自然的向往。

“渔郎聚鱼鸣两桨,轻罾触破青山浪”将渔人的劳作场景具体化,通过“聚鱼”、“鸣两桨”、“轻罾触破青山浪”等细节,展现出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脩鳞出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荡漾”则通过修长的鱼鳞和金色的夕阳,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色彩感,增强了视觉效果。

“长林无声枫叶丹,清波不动江水寒”两句,通过静谧的树林和红枫叶,以及平静的江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与之前的热闹场景形成对比。

“谁令此图落尘土,乃是杨侯造化之笔端”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这幅画是大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最后,“我披此图四十载,老去而今重见画”抒发了诗人对这幅画的深厚情感,即使历经多年,依然能从中感受到画中的魅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物活动,还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人生得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永恒价值的赞美。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支遁相马图

支郎天机深,世故一马中。

向来蔬笋气,寓物一洗空。

眼前无骐骥,远目送归鸿。

僧中有良乐,万里籋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

独坐幽林下,谈玄复观易。

西日半衔峰,返照林间石。

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花落人不知,山空水流出。

形式: 古风

送李按察十首(其一)

豫章蔽牛马,郢匠斧以斯。

太阿断犀象,补鞋不如锥。

君子识其大,不为流俗移。

青云自兹始,功业当及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李按察十首(其二)

全齐十万户,绣衣付儒臣。

往时佩犊者,今日扶犁人。

潜鱼游清波,脱兔思荒榛。

贤哉渤海守,盗贼皆吾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